隨著2024年的漸行漸遠,科技界與風險投資領域在這一年中將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見證了一系列技術突破與應用的爆發。這一年,生成式人工智能(AI)大模型不僅延續了前幾年的技術積累,更是在多個領域實現了廣泛應用,從科研到商業,從娛樂到醫療,AI的影響力無處不在。
OpenAI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領頭羊,在2024年繼續引領技術潮流。12月,OpenAI進行了為期12天的直播活動,并在最后一天發布了新一代推理模型系列o3。該模型在極具挑戰性的數學和邏輯問題基準測試ARC-AGI中取得了87.5%的分數,超越了“人類水平”的85%閾值,同時在編程競賽Codeforces上獲得2727的高分,展現出了超越大部分人類程序員的實力。
除了o3,OpenAI在2024年還發布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o1模型和Sora。o1模型首次實現了在回答用戶提問時形成類似人類思維方式的內部思維鏈CoT,顯著提升了模型在處理復雜問題時的準確性和邏輯性。而Sora則支持多種輸入方式,如文本、語音、圖片和視頻,能夠生成逼真的視頻內容,并配備了編輯功能,滿足了創作者的多樣化需求。
隨著Sora的推出,多模態大語言模型(MLLMs)在2024年迅速崛起。這些模型能夠融合多種模態的數據,生成高度準確的視覺內容,并在三維空間世界中展現出色表現。例如,李飛飛創辦的World Labs用一張圖、一句話就能生成3D世界的AI系統,降低了3D內容制作的成本,激發了更多的沉浸式體驗。
在算力方面,英偉達憑借其H100 GPU和新一代Blackwell架構在AI訓練和推理方面展現出卓越性能,鞏固了行業領導地位。同時,谷歌的TPU和亞馬遜的Inferentia等定制芯片也在加速普及,推動了算力效率的持續提升。
在應用層面,2024年可以說是AI大模型應用全面爆發的一年。從辦公效率工具到精準醫療,從智能金融到數字人直播,AI大模型為各行業賦予了新的生命力。例如,微軟的Copilot推動了辦公工具的全面發展,文章寫作、PPT制作、繪圖等功能為用戶節省了大量時間,并生成了新穎、有創意的成果。

AI搜索引擎作為獨特的應用領域,在融資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Perplexity AI在12月完成了5億美元的融資,估值達到90億美元;企業搜索初創公司Glean也在9月宣布完成超過2.6億美元的融資,估值翻倍至46億美元。這些進展表明,AI搜索引擎正在侵蝕傳統搜索引擎的市場空間,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更準確的搜索結果。
在硬件方面,2024年也被視為AI硬件的創新大年。蘋果和Google推出的AI手機成為行業標志性事件,將AI深度融入智能手機中。同時,端側AI(On-device AI或Edge AI)的發展也備受關注,它允許在本地設備上運行人工智能模型,實現實時響應和增強體驗。
中國AI出海應用在2024年取得了巨大發展。根據SensorTower的數據,上半年美國AI應用市場中排名前十的應用中有三款來自中國企業。這些應用通常采用高性價比的服務策略,吸引了大量用戶,并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在競爭格局方面,2024年大模型領域不再是OpenAI的一枝獨秀。Claude和Gemini等挑戰者迅速崛起,與OpenAI展開了激烈的市場競爭。Claude憑借其高性能和靈活架構成為企業整合AI技術的首選方案之一,而Gemini則融合了多種先進的AI技術,具備更強的自我學習能力和生成能力。
盡管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宏大愿景仍需時間來實現,但2024年讓我們看到了人工智能從“前沿探索”逐步走向“實際落地”的巨大潛力。小模型的高效化、多模態模型的自然化、Agent架構的智能化,以及各行業的廣泛應用,都表明人工智能正深刻改變著社會經濟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