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一場科技醫療盛會上,香港數碼港主席陳細明以他那標志性的港式普通話,向近三百名與會者表達了他的深切震撼。這一震撼源自他對科大訊飛及其子公司訊飛醫療科技多款前沿產品的親身體驗,而這一切正好發生在訊飛醫療科技香港公司開幕的重要時刻。
活動現場,訊飛醫療科技正式發布星火醫療大模型V2.5國際版,該版本具備“兩文三語”的支持體系,即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以及普通話、粵語、英語三種語言的交互能力。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基于這一大模型技術底座,訊飛醫療推出了專為香港地區設計的居民AI健康助手“訊飛曉醫”,標志著其服務范圍首次拓展至香港。
訊飛醫療科技總裁陶曉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香港公司的成立是公司“立足大灣區、輻射全球”戰略的關鍵一步。香港將成為訊飛醫療科技拓展國際醫療業務的支點,助力公司逐步走向世界。
星火醫療大模型自2023年發布以來,歷經多次迭代升級,并在最近的中文醫療大模型權威評測中脫穎而出,以95.4的綜合得分登頂榜首,展現了其在復雜醫學推理、醫學語言理解、醫療安全和倫理等方面的卓越能力。此次發布的V2.5國際版進一步強化了專科診療能力,實現了全科診療與心血管內科、兒科、呼吸內科等專科深層次診斷推理的結合,其綜合診療能力已達到三甲醫院主治醫師水平。
陶曉東強調,香港在訊飛醫療科技的國際化進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香港醫療數據以英語為主,且合作醫生多具備海外訓練背景,對歐美醫療體系有著深入了解。他們能夠幫助訊飛醫療科技將香港的醫療英文數據轉化為訓練國際版AI的核心語料。
目前,訊飛醫療科技已與養和醫院、瑪麗醫院等機構展開溝通,并正與香港醫院管理局探討合作可能。陶曉東表示,醫療雖具有地域文化屬性,但無國界之分。訊飛醫療科技將深耕香港市場,理解其醫療需求,并以此為基礎打造真正國際化的產品體系。
訊飛醫療科技自2016年成立以來,發展迅速。2024年,公司入駐香港數碼港設立國際研究院,并于同年12月成功登陸港交所主板,成為“醫療大模型第一股”。財報顯示,公司2024年全年實現營收7.34億元,同比增長32.0%;毛利潤4.04億元,同比增長28.4%。盡管歸母凈利潤為-1.33億元,但相比2023年虧損已收窄8.5%。
對于市場關注的公司盈利時間表問題,陶曉東坦言,盡管當前AI醫療賽道競爭激烈且多數企業仍處于虧損狀態,但訊飛醫療科技有望在未來一兩年內實現盈利。他強調,AI醫療產業仍處于爬坡階段,尚未迎來爆發期。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醫療一體化進程的加速,港人北上就醫潮及內地醫生赴港培訓需求日益迫切。訊飛醫療科技已關注到這一趨勢,并正與香港機構洽談相關合作項目。
訊飛醫療科技在AI醫療領域的深耕細作,不僅為公司自身的國際化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一體化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隨著更多合作項目的落地實施,訊飛醫療科技有望在全球范圍內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