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新年鐘聲余音未了之際,高鑫零售(06808.HK),大潤發超市的母公司,迎來了所有權更迭的重大時刻。1月1日晚,阿里巴巴(BABA.NYSE/09988.HK)正式揭曉了其子公司與New Retail攜手德弘資本,達成的股權轉讓交易細節。
根據協議條款,阿里巴巴將出清其持有的高鑫零售78.7%的股份,這些股份的總價值最高可達131.38億港元。回溯歷史,阿里巴巴為收購高鑫零售,曾斥資超過500億港元。2017年,阿里巴巴首次投資224億港元,獲得高鑫零售36.16%的股權;三年后,再度增資280億港元,使高鑫零售成為阿里巴巴的并表子公司。
近年來,關于高鑫零售可能被出售的傳言不絕于耳。2024年3月,市場曾流傳大潤發、盒馬等新零售資產或將被華潤或中糧接手的消息,但相關方迅速予以否認。同年10月,高鑫零售發布公告,透露已有潛在買家對其股份表示興趣,當時市場猜測高瓴資本和德弘資本可能是買家,但交易尚未塵埃落定。
如今,德弘資本成為了這場股權爭奪戰的最終贏家,高鑫零售將易主新東家。德弘資本是一家專注于亞洲市場的國際性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擁有豐富的中國投資經驗,曾在乳制品、食品等多個領域進行布局,包括蒙牛乳業、現代牧業等知名品牌。
阿里巴巴此次“割肉”高鑫零售,并非孤例。就在不久前,阿里巴巴還以74億元的價格,將銀泰百貨100%的股份轉讓給了雅戈爾集團等買家,預計產生約93億元的財務損失。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此舉旨在將非核心資產變現,聚焦核心業務,提升股東回報。
自2023年9月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上任以來,集團業務重心開始向“用戶為先、AI驅動”轉變,對非核心業務進行梳理和剝離。隨后,阿里巴巴啟動了對非核心業務的一系列退出動作,包括將居然之家、麗人麗妝、圓通速遞等公司的股權轉讓給杭州灝月,以實現業務聚焦和資產優化。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在2024年2月的財報發布會上透露,非核心資產的剝離工作進展順利,已成功退出價值17億美元的非核心資產。他同時指出,阿里資產負債表上仍有許多傳統的實體零售業務,這些并非核心業務,退出是合理做法,但考慮到市場情況,尚需時間。
蔡崇信的言論被業界解讀為阿里巴巴即將告別張勇時代所力推的“新零售”探索。實際上,不僅阿里巴巴,京東也在逐步退出線下商超資產。2024年9月,名創優品宣布收購永輝超市兩大股東香港牛奶公司和京東所持有的股份,交易對價62.70億元。在此之前,京東已通過多次減持永輝超市股份,累計套現最多可達23.48億元。

隨著阿里巴巴和京東相繼退出線下商超資產,新零售領域的競爭格局或將迎來新的變化。未來,哪些企業將在新零售領域脫穎而出,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