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中,大模型技術的崛起正引領著行業的新變革。近日,第一財經《金融方法論》欄目有幸專訪到容聯云創始人兼CEO孫昌勛,深入探討了大模型技術如何為金融行業帶來新的機遇,以及技術落地過程中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訪談中,孫昌勛詳細闡述了當前金融大模型的主要應用場景。他指出,智能客服作為最為人熟知的應用之一,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從文本客服機器人、語音客服機器人兩大類別,逐步深入到更廣泛的客戶服務領域。同時,反欺詐的質檢也是大模型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風險控制對于金融企業至關重要,大模型的應用顯著提升了這一環節的效率和準確性。
除此之外,孫昌勛還提到了金融機構知識庫的構建和會話洞察的重要性。金融機構正在利用大模型技術快速、完整地構建自己的知識庫,形成知識助手,以更好地支持員工開展業務活動。而會話洞察則是通過對金融機構與客戶的大量溝通數據進行深度挖掘,發現新的商機,進行二次營銷。

當被問及DeepSeek帶來的改變時,孫昌勛表示,DeepSeek有效降低了大模型對算力的消耗,提高了投入產出比。他強調,對于金融行業的大模型應用來說,找到合適的場景、做出場景化的應用,并形成經濟可行性,比技術的先進性更為重要。容聯云的核心能力在于找到這樣的場景化應用,并完成相關的工程化工作,以實現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
在談到金融機構數智化面臨的難點時,孫昌勛指出,數據孤島和風險管控滯后是兩大核心痛點。金融機構內部各部門之間的數據不互通,導致數據價值無法最大化利用。同時,由于數據不通,風險識別往往滯后,影響了金融機構的風險管控能力。客服系統的服務效率也有待提升,大模型技術的應用有望解決這些問題。

針對垂類大模型如何打造競爭力的問題,孫昌勛表示,容聯云憑借深厚的產品積累和對客戶場景的深刻理解,已經在金融大模型的場景化應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他們積極適配各種芯片和開源平臺,將底座平臺接入并應用。同時,他們還在股份制銀行、大型城商行等標桿性案例中積累了成熟場景和經驗,并將這些經驗推廣到更多的中小金融機構。
孫昌勛強調,隨著大模型技術的不斷發展,如果企業不積極擁抱這一變革,可能會很快被淘汰,喪失競爭優勢。容聯云將繼續深耕金融行業,推動大模型技術的落地應用,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具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