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視頻大模型領域,盡管外界觀察到一股降溫趨勢,但快手依然堅定不移地推進其AI戰略,展現出非凡的雄心壯志。
在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電話會上,快手創始人兼CEO程一笑透露,可靈AI作為快手打造的視頻創作新基礎設施,已與Google Veo 2共同領跑全球視頻生成大模型市場,顯著超越國內其他同類模型。

自商業化啟動以來,可靈AI的累計營業收入已突破1億元大關,成為目前國內視頻生成AI應用中商業化規模最大的案例。與其他大模型產品相比,可靈AI更早地承擔起了盈利重任,這得益于快手管理層的前瞻布局。
程一笑指出,AI技術的發展必然伴隨著市場的冷熱周期,而快手的選擇是,利用AI技術升級現有業務,迅速構建研發投入與收益的正向循環。自去年6月上線開放測試以來,可靈AI已迭代二十余次,最新版本在語義理解、畫面美學和動態效果方面實現了顯著提升。
在“圖生視頻”場景下,內部評測顯示,可靈AI 1.6版本的綜合效果較1.5版本提升了近200%。商業化變現方面,可靈AI自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嘗試,并已通過C端訂閱、B端API服務和定制化場景解決方案三個渠道實現盈利。目前,可靈AI已擁有獨立的APP,并與包括小米、亞馬遜云科技在內的數千家國內外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展望未來,快手提出了一個新目標:將可靈AI打造成為全球營收規模最大的視頻生成AI應用。快手的AI戰略組合還包括語言大模型“快意”和推薦大模型架構“ACT”,分別圍繞視頻生成、內容理解和推薦三個方向推進。
在具體業務場景中,程一笑認為,大模型的應用改變了傳統內容理解體系下需要大量人工標注的工作流程。AI能夠自動學習視頻、直播、評論等內容以及用戶的偏好屬性,實現更高階的推理、推薦和匹配。今年3月,快手內測接入了DeepSeek-R1,進一步挖掘搜索場景的商業化變現能力。
在廣告業普遍受到宏觀環境沖擊的背景下,AI驅動了快手線上營銷服務收入的大幅增長。2024年,快手線上營銷服務收入由2023年的603億元增加20.1%至724億元,占總收入比重達57.1%。智能營銷解決方案及AI技術的應用推動了營銷客戶投放消耗的增長,第四季度日均消耗超過3000萬元。
據快手內部測算,AI大模型預計可將短視頻營銷素材制作成本降低60%-70%,甚至更高。這類AIGC營銷產品將在今年繼續為線上營銷收入帶來額外增量。過去一年,快手將更多算力資源投入視頻大模型研發,未來也將采取聚焦戰略,計劃在未來三年乃至更長時間內進行更大規模的資本支出和研發投入。
程一笑表示,視頻生成模型的選型組合復雜度更高,需要精準的技術判斷、系統化選型以及大量算法創新。同時,也需要一定的數據積累。快手在視頻數據處理和合成數據技術上已形成明顯的技術壁壘。可靈AI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OpenAI發布的視頻大模型Sora的啟發,盡管Sora面向C端用戶屢次推遲發布,但為國產AI大模型產品提供了一個“搶跑”窗口期。
國產AI視頻大模型以免費積分制等更加親民的市場策略和商業模式,與Sora的高定價策略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迅速收獲了一批用戶。當前,可靈AI、海螺AI和即夢AI處于國產AI視頻應用競爭的第一梯隊。在海外市場上,可靈AI和海螺AI也時常被拿來與Sora對標。
據透露,海螺AI上線8個月后,全球網頁版月均活躍用戶接近1000萬。在商業化方面,MiniMax旗下多款產品年化收入已達7000萬美元。可靈AI同樣表現出色,全球月訪問用戶總數環比增長113%,海外C端用戶營收規模高速增長,全球付費用戶保持高續費留存率。
程一笑強調,可靈AI的技術和產品在全球范圍內具有領先性,已成為全球AI內容創作者和藝術家們的主流視頻創作工具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