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文化產業在2024年前三季度展現出了穩健的增長態勢,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的營業收入達到了9642.8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新業態占據了近半壁江山,充分彰顯了上海文化產業的強大韌性和創新能力。
近日,第五屆上海文化企業十強、十佳、十人推選活動揭曉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數據。例如,嗶哩嗶哩(B站)的月活躍用戶數量達到了3.36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過95分鐘;閱文平臺在2023年新增了38萬名作家,新作品數量更是超過了67萬本;喜馬拉雅在線音頻服務的累積音頻數量達到了4.88億條,總內容時長超過36億分鐘。這些數據不僅展示了上海文化企業的蓬勃生機,更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強大的精神動力,為這座城市增添了獨特的人文魅力。
上海文化產業的成功,離不開一系列創新舉措。一方面,上海企業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提升文化資源配置能力,加速培育文化新質生產力,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搶占新型業態發展先機。另一方面,上海文化企業積極促進文商旅體展聯動發展,新精品、新場景、新業態層出不窮。例如,上海華人文化演藝有限公司通過演藝項目一站式服務帶動了餐飲、住宿等消費;上海久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則通過融合“賽車文化”和“潮流音樂”,成功打造了自主IP音樂節。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國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全產業鏈現場演藝平臺,他們不僅以演出為中心,出人、出戲、出精品,還計劃推出“演藝型零售”新模式,通過頭部IP的內容驅動,實現商業融合。得物創新的“社區+電商”雙輪驅動模式,也取得了顯著成效,近五年來營收復合增長率超過150%。得物通過舉辦國潮設計大賽等活動,推動“老字號”時尚化,將文化傳播和新型消費緊密結合。

上海的文化企業不僅在國內市場取得了顯著成績,還在海外市場展現了強大的競爭力。米哈游推出的《原神》等游戲產品,受到了全球玩家的喜愛;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網絡文學出海的代表企業,成功推動了中國好故事走向世界。上海沐瞳科技有限公司的游戲《決勝巔峰》在東南亞地區廣受歡迎,恒星引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和啊哈娛樂的影視作品也成功登上了海外平臺。

上海的文化企業還注重原創內容的生產,積極打造優秀文化產品的生產策源地。例如,西嘻影業制作的《好事成雙》入選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中國劇場”項目,在哈薩克斯坦等多個電視臺播出;其另一部作品《煙火人家》則入選了國家廣電總局“中非中阿視聽共享工程”。這些優秀作品不僅在國內贏得了口碑,更成功出海,將中國文化的深邃與優美傳遞給全球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