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巨頭的投資版圖中,百度的策略顯得尤為獨特。與騰訊和阿里在資本市場上積極擴張不同,百度在投資方面顯得更為審慎,但其背后的戰略意圖卻不容忽視。自2006年至2025年,百度累計完成投資事件491起,雖然數量上遠低于騰訊的1661起和阿里的946起,但其投資重心卻異常明確——人工智能。
百度是國內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的公司之一,早在2010年便開始探討自然語言處理的應用,領先于谷歌、阿里和騰訊。然而,盡管具備先發優勢,百度在戰略執行上卻顯得搖擺不定,導致其在多個領域錯失良機。例如,在2013年投資了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開放平臺捷通華聲后,百度在后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競爭中并未能充分發揮這筆投資的作用。

百度的投資策略在陸奇加入后發生了顯著變化。2017年,陸奇提出“All in AI”戰略,百度果斷將人工智能提升至公司核心戰略高度,并在投資領域進行了重要調整,成立了百度風投和百度資本,與原有的百度集團戰投部共同構成了“三叉戟”格局。這一舉措旨在通過資本手段加速AI戰略布局,為百度未來的發展提供充足“彈藥”。
百度風投專注于早期的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及下一代科技發展方向的項目,如AR、VR等,旨在捕捉具有顛覆性潛力的初創企業。而百度資本則主要投資泛互聯網領域的中后期項目,看重項目的商業化潛力和財務回報,為百度現有業務補充商業化場景。百度集團戰投部則圍繞百度現有核心業務進行戰略投資和并購,鞏固和擴大百度在核心領域的競爭優勢。

然而,百度在投資領域的成績并未如其預期般迅速擴張。頻繁的換帥和內部決策流程的復雜性成為制約其投資戰略推進的重要因素。過去五年間,百度集團戰投部門更換了四位負責人,百度資本也經歷了五次換帥。這種頻繁的高層更迭導致百度整體投資節奏屢屢受挫,戰略方向難以保持連貫和穩固。
盡管如此,百度風投在前沿科技領域的投資仍展現出一定的活躍度。自成立以來,百度風投累計完成了222起投資案例,其中人工智能領域占比高達31%。百度風投不僅關注底層技術領域的布局,還大力支持能夠將AI技術落地應用的創新企業。例如,投資Sensoro升哲科技在光學和微納技術上取得突破,投資數美科技和凌笛數碼解決特定行業痛點。

在醫療領域,百度風投也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自2019年重啟醫療戰略以來,百度風投投資了多個前沿方向的醫療項目,涵蓋納米孔測序、單細胞質譜、分子影像等多個領域。同時,百度還成立了生物計算公司百圖生科,通過自身研發和產業投資深度參與或主導新型精準藥物和精準診斷產品的研發。

百度在AI轉型的道路上雖然曾一度陷入戰略搖擺和執行困境,但其對AI技術的持續投入和積累的技術優勢不容忽視。未來,百度能否將領先技術有效轉化為市場所需的產品,拉近技術與市場的距離,將決定其能否在AI領域實現真正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