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轉型和工業4.0的浪潮席卷之下,邊緣計算正成為重塑工業智能化格局的關鍵力量。近日,國內信創工業計算領域的佼佼者卓怡恒通,正式揭曉了其最新力作——EPC-S4450邊緣AI工控機。這款工控機以“全棧國產化技術融合AI雙引擎算力”為特色,致力于為能源、智能交通等核心領域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智能計算解決方案。

EPC-S4450在架構設計上強調“硬核國產化”,采用海光CPU與算能AI加速卡的組合,搭配銀河麒麟V10或UOS國產操作系統,實現了從底層芯片到上層系統的全面自主可控。該設備不僅通過了EAL4+高級安全認證,還集成了可信BIOS與TCM/TPCM安全模塊,全面滿足等保2.0三級標準,為關鍵基礎設施領域提供了100%的國產化替代方案。
在性能表現上,EPC-S4450展現出了邊緣AI的極致潛力。據IDC 2024年的研究報告指出,相比傳統工控機,該產品在能源制造與交通物流場景中算力密度提升了230%。通過異構計算框架,它實現了8毫秒的超低視頻處理延遲,并在雙AI加速卡配置下達到了158TOPS的峰值算力。其7個PCIe/PCI擴展槽和64GB內存擴容能力,使其能夠靈活適應智能制造、車路協同等多元化、復雜化的應用場景需求。
卓怡恒通在EPC-S4450的工業級可靠性方面也下足了功夫。該產品通過了IP42防護等級測試和GB/T 17626 EMC Level 3 Class A測試,能夠在-5℃至60℃的寬溫域內穩定運行。其復合散熱系統確保了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高達8萬小時。在江蘇某PCB行業領軍企業的實際應用中,EPC-S4450的AOI視覺檢測精度達到了0.01平方毫米,缺陷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9.7%,部署周期更是縮短了60%。

在推動大模型落地、加速產業智能化方面,EPC-S4450同樣表現出色。它創新性地支持DeepSeekCoder等國產大模型的輕量化部署,模型加載時間縮短至30秒內。在智慧電網場景中,該設備的預測性維護準確率超過了92%,負荷預測R2值高達0.98以上;在車路協同領域,它實現了50毫秒級的V2X通信時延,并支持千級路側單元的并發接入。

卓怡恒通的CTO表示:“EPC-S4450的發布,標志著國產化工業邊緣計算已經從‘可用’階段邁向了‘好用’階段。我們正在與業界伙伴攜手共建國產化生態,致力于幫助企業降低20%的產線運維成本。”隨著IDC預測的百億級邊緣算力市場逐步釋放,EPC-S4450憑借其全棧自主創新的實力,正為工業智能化轉型注入強勁動力,推動中國智造向設備互聯、數據智能、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穩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