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領域,DeepSeek的出現如同一股強勁的旋風,不僅顛覆了大模型的使用門檻,更推動了整個算力產業的蓬勃發展。這一創新技術讓眾多企業能夠以更為親民的價格,享受到世界一流的大模型服務,預示著算力產業將迎來新的變革。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與浪潮信息聯合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國智能算力的增長勢頭強勁。報告預測,到2025年,中國智能算力的規模將達到1037.3 EFLOPS,相較于2024年將實現43%的顯著增長。而到了2026年,這一數字將進一步攀升至1460.3 EFLOPS,幾乎是2024年的兩倍。與此同時,中國人工智能算力市場的規模也將隨之擴大,預計2025年將達到259億美元,并在2026年達到337億美元。
DeepSeek的火爆不僅推動了算力市場的增長,還引發了AI推理市場的變革。年初,DeepSeek-R1模型的推出如同一枚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這一模型的出現讓業界開始重新審視AI的發展路徑,探索新的可能性。
盡管DeepSeek的火爆一度對美股科技股造成短暫沖擊,如英偉達、臺積電等科技巨頭股價出現下跌,但這一影響只是暫時的。DeepSeek通過降低大模型算力成本,吸引了更多企業和場景的應用,從而推動了算力的需求增長。基于杰文斯悖論的現象表明,算法效率的提升并未抑制算力需求,反而推動了更多用戶和場景的加入,加速了大模型的普及與應用落地。
IDC中國副總裁周震剛表示,DeepSeek的開源進一步降低了大模型的門檻,吸引了更多用戶進入這一領域,促進了算力生態的發展。他強調,規模法則在當前人工智能發展中仍然占據主導地位,企業智算需求持續攀升。報告還指出,規模法則正在從預訓練階段擴展到后訓練和推理階段,通過算法創新在后訓練和推理階段投入更多算力,可以進一步提升大模型的深度思考能力。
DeepSeek的開源不僅推動了大模型的發展,還帶動了整個創新生態的繁榮。隨著模型平臺上的應用開發量逐漸增多,一些開發平臺甚至已經接入了低代碼工具,使得模型開發平臺進入了一個普惠化的時代。周震剛指出,這一趨勢將促進算力總需求的增加。
AI服務器的市場需求也在DeepSeek的推動下持續走高。據IDC數據顯示,全球人工智能服務器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從2024年的1251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1587億美元,并有望在2028年達到2227億美元。在中國市場,智能算力的增長同樣迅猛,預計2025年將達到1037.3 EFLOPS,并在2028年達到2781.9 EFLOPS。周震剛表示,從增加趨勢上看,中國智能算力的五年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將達到46.2%,遠高于通用算力的18.8%。
浪潮信息高級副總裁劉軍指出,DeepSeek帶火了AI服務器市場。農歷春節過后,AI服務器的詢價量和訂單量都有所提升。他表示,許多用戶正在咨詢能夠完整運行DeepSeek-R1 671B模型的AI服務器,浪潮信息的訂單量也呈現出直線上升的趨勢。劉軍認為,AI服務器市場的增長不會是一時的,而是將在未來長時間內保持高速增長。
DeepSeek的問世還改變了大模型訓練和推理的方式。在過去,為了打造更大參數的模型,企業往往只能通過堆疊GPU來實現。然而,這一過程極為昂貴,導致許多大模型企業難以為繼。而DeepSeek-R1的推出讓人們看到了通過算法優化突破算力瓶頸的可能。如今,大模型訓練已經呈現出從堆疊算力卡向追求軟硬件高效協同的方向發展。
算法的革新重新點燃了企業大模型訓練和推理的熱情。劉軍表示,如何在特定算力硬件系統下實現軟硬件算法、算力協同優化,將成為大模型接下來的研發方向。在此背景下,企業可能會在訓練AI算力架構的探索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和資源,從而推動大模型產業向前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