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納影業近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公司在2024年將面臨嚴峻的財務挑戰,預計歸母凈利潤將虧損6.37億元至8.81億元,這一數字較上一年度進一步惡化,標志著該公司自登陸A股市場以來,已連續三年陷入虧損境地。
國產電影市場的整體疲軟成為博納影業業績下滑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國產電影頻遭質量參差不齊、創新乏力的批評,加之短視頻和短劇的迅速崛起,傳統影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同時,線上觀影逐漸成為主流,消費者對于觀影場景的需求和技術要求也在不斷變化,使得影院觀影的吸引力逐漸減弱。
2024年春節檔新片的預售票房表現不佳,為博納影業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數據顯示,過去圣誕檔期的票房收入也遠低于歷史同期水平,進一步凸顯了電影市場的嚴峻形勢。
面對市場變化,博納影業并非坐以待斃。公司近年來積極尋求轉型,將目光投向了AI短劇等新興領域。然而,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在尚未取得顯著成果之際,博納影業又遭遇了大股東減持和高管離職的雙重打擊。據公告,部分股東已在近期減持了公司股份,而公司董事高愈湘也因個人原因辭職。
電影市場的整體蕭條對博納影業的業務造成了顯著影響。2024年,公司投資和發行的影片票房收入大幅下降,旗下影院的票房收入也同比銳減。在此背景下,公司對可能發生資產減值損失的相關資產進行了謹慎的計提減值準備。
盡管面臨重重困難,博納影業并未放棄對未來的規劃。公司宣布,2025年春節檔將推出由林超賢執導、眾多實力派演員加盟的軍事題材電影《蛟龍行動》。然而,該片在預售票房上的表現并不理想,與同期其他影片相比存在明顯差距。
博納影業的轉型之路仍在繼續。公司成立了AI工作室,并與抖音即夢合作推出了國內首部基于AI大模型制作的連續敘事科幻短劇《三星堆:未來啟示錄》。該劇在播出期間取得了不錯的傳播效果,為公司的轉型之路提供了一定的信心。
然而,轉型并非一蹴而就。博納影業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同樣不盡如人意。自2010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以來,公司的股價長期低迷,即使在2022年成功回歸A股市場后,股價也未能有所起色。此次大股東減持和高管離職,無疑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者對公司的擔憂。
回顧博納影業的發展歷程,這家成立已25年的電影公司經歷了從輝煌到低谷的跌宕起伏。從納斯達克上市到私有化回歸A股,公司的資本之路充滿了波折。如今,面對市場的劇變和業績的壓力,博納影業能否成功轉型、重拾輝煌,仍是一個未知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