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民健身計劃”新階段的啟動之年。隨著我國居民健康意識的提升,大眾參與健身的需求變得愈發多元化和個性化。在傳統的健身房模式之外,各類團操房、瑜伽教室以及智能健身等新興形式不斷涌現。
近日,FITURE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張遠聲作為健身行業新興力量的代表接受了新華網的視頻專訪。他在采訪中表示,健身行業未來將朝著“智能化、互聯化、多元化以及普及化”趨勢發展,通過擺脫傳統的“場館思維”來幫助大眾建立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這也是FITURE正在積極規劃探索和成長方向。

傳統模式問題頗多,健身服務體驗亟待升級
《全民健身計劃(2021- 2025 年)》內容顯示,截至 2025 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達到 5 萬億元,經常參與體育鍛煉人口占比提升至38.5%。在此背景下,運動健身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面對 2035 年建成“體育強國”的遠景規劃,智能健身作為新興模式被認為擁有更大發展空間。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一年的時間內,智能健身賽道已涌現出 20 余個新晉品牌,累計融資金額近百億,甚至包括華為、小米、百度等科技巨頭也在積極布局,準備投身這片藍海。
張遠聲在采訪中稱,除了政策因素的利好,決定智能健身興起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來自市場端的需求。盡管目前中國已經擁有全球用戶規模最大的健身市場,但因為服務模式存在不足,人口滲透率為5%,是美國的1/4,月均訓練僅為每月0. 5 次,用戶活躍度很低。在來自消費者的反饋中,付費陷阱,卷款跑路以及教練水平是最為常見的問題。根據央視近期的報道,在私教群體中,竟有多達48%的人并不具備專業背景,更有甚者直接是從廚師轉型。
正是看到了現行健身服務模式存在的問題,以FITURE為代表的新興智能健身企業擺脫“場館思維”,選擇從滿足痛點需求,提升用戶體驗著手,為廣大因時間、空間、持續性等原因被排除在健身房之外,或是未能從傳統健身房模式獲益的用戶提供了“硬件+內容+服務+AI”的全新模式。有專家指出,這種集合了AI技術、高度硬件適配的交互式內容、來自高水平教練以及影視錄制團隊產出的課程、專業健康顧問服務的模式,相比傳統健身能為用戶提供完整的健身服務解決方案,幫助他們堅持健身、享受健身,進而樹立健康生活方式。

FITURE魔鏡用科技內容服務讓消費者自在健身
在智能健身賽道上的眾多新興勢力中,FITURE無疑是最受各界關注的品牌。據了解,FITURE成立于 2019 年 3 月,經過產品打磨與成型,其發展在去年開始進入快車道,連續推出了FITURE魔鏡尊享版與FITURE魔鏡旗艦版兩款產品,并從紅杉、騰訊、金沙江資本、DST Global等頂級投資機構累計獲得融資達 4 億美元躋身獨角獸行列。據張遠聲介紹,為了給用戶帶來完整的體驗,FITURE將募得資金全面投入了硬件、軟件、AI、內容、運營、服務等各個方面,并相較同類產品形成了明顯優勢,是目前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品牌。
對此,曾有科技行業媒體針對市場上主流的 7 款智能健身鏡產品從硬件、課程、教練、AI等角度進行過橫向測評。經對比發現,FITURE在硬件規格和工藝設計、訓練內容數量與種類、教練專業度及課程視聽效果以及會員服務等方面優勢明顯,盡管部分產品能在個別測試項目有較好的表現但整體體驗仍然存在不足。在FITURE的對外介紹資料中,與硬件高度適配的交互式內容是其產品最為核心的體驗優勢。為了保證課程的專業度和視聽效果,FITURE組建了一支由 20 多位業界頂尖教練組成的“FITURE FORCE全明星教練”團隊,并通過一個占地 4000 平方米的影視制作級內容工廠來實現 5000 節 13 大類的原創健身課程全年更新。

自產品問世以來,FITURE魔鏡就憑借由專業健身內容、智能交互帶來的用戶體驗廣受各界好評,不僅獲得了北京、上海、成都等一二線城市用戶的好評,也為來自青海、新疆等地區的用戶帶來了高水平的健身服務。目前,FITURE魔鏡在 10 個月內已累計進入上萬個用戶家庭,月均訓練次數達 14 次,次均時長為 30 分鐘。這個數據基本達到了《健康中國行動》所建議的成年國民每周至少 3 次每次至少 30 分鐘,積累 150 分鐘的標準,并大幅降低用戶參與健身,特別是高水平健身的門檻。
憑借在用戶端的良好表現,FITURE魔鏡是天貓平臺1- 8 月智能健身鏡的銷量第一,穩居智能市場占有率第一,并連續被央視、人民網等權威媒體報道,是成都乃至國內近年來頗受矚目的創業公司。與此同時,FITURE也收獲殊榮不斷,包括極客之選年度產品、FIBO AWARD產品技術創新獎、IWF 年度科技創新獎、當代好設計獎、UDE產品創新獎在內的一眾榮譽,并入選了 2021 年成都市新經濟“雙百工程”重點培養企業,億歐網評選的“中國AI商業落地百強企業”以及天貓評選的”運動十大寶藏品牌”,是公認的中國智能健身第一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