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OpenAI新一代模型GPT-5的能耗問題引發了廣泛關注。據悉,當用戶向該模型詢問洋薊意大利面食譜時,所消耗的電量相比其前身ChatGPT有了顯著提升。具體而言,GPT-5在生成相同量文本內容的情況下,可能消耗數倍甚至20倍的電量。
OpenAI在推出GPT-5時,大肆宣揚了該模型在創建網站、回答博士級別科學問題以及解決復雜問題等方面的突破性能力。然而,AI領域的一些專家指出,這些新功能的背后是GPT-5能耗的顯著增加。事實上,自GPT-3推出以來,OpenAI一直未公開其模型的功耗數據,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外界對其能耗情況的猜測和關注。
羅德島大學AI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GPT-5發布當天對其進行了能耗測試。他們發現,該模型在生成約1000個token的中等長度回答時,最多可能消耗40瓦時的電量,平均能耗也略高于18瓦時。這一數字遠高于他們評估的幾乎所有其他模型,凸顯了GPT-5在能耗方面的獨特性。相比之下,ChatGPT在處理類似請求時的能耗要低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GPT-5的能耗較高,但AI領域的研究人員對此并不感到意外。他們指出,GPT-5據信比OpenAI之前的模型大數倍,因此其能耗水平符合預期。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忽視其能耗問題。事實上,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其能耗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制約其廣泛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法國AI公司Mistral的一項研究也發現,模型大小與能源消耗之間存在強相關性。這一發現進一步證實了GPT-5高能耗的合理性,但同時也提醒我們,在追求AI技術突破的同時,必須關注其能耗問題,尋求更加環保、高效的解決方案。
面對GPT-5的能耗問題,羅德島大學教授馬爾萬·阿卜杜拉提呼吁OpenAI和其他開發者利用這一時刻,承諾全面透明,公開披露GPT-5的環境影響。他認為,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切需要解決AI的真實環境成本問題。這一呼吁得到了廣泛響應,人們期待OpenAI等AI巨頭能夠積極應對能耗挑戰,推動AI技術的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