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作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風向標,再次吸引了全球目光。2025年的CES展會上,自動駕駛和智能出行技術成為了焦點,特別是Mobileye這家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的領軍企業,在展會上展示了其最新的技術成果。
Mobileye在此次展會上重點介紹了三大核心智駕平臺:SuperVision?、Chauffeur?和Drive?。SuperVision?作為最先進的輔助駕駛系統之一,已經在極氪、極星等品牌車型上實現量產,能夠在高速公路上提供“可脫手”駕駛體驗。而Chauffeur?則通過激光雷達和成像雷達的融合,實現了在特定設計區域范圍內的“可脫手”和“可脫眼”駕駛功能,預計將在兩年內正式推出。Drive?系統則瞄準了無人駕駛出租車和物流配送領域,展示了Mobileye在完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雄心。

Mobileye的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Amnon Shashua教授在展會上發表了演講,探討了如何實現未來出行領域的變革。他強調,自動駕駛技術需要在精確度和召回率之間找到平衡,以確保系統的可靠性和實用性。
精確度是衡量自動駕駛系統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標,而召回率則與系統的可用性緊密相關。Shashua教授指出,設計一套足夠安全的自動駕駛系統,不僅要提高系統的精確度,還要具備處理不合理風險的能力。同時,系統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地理可擴展性和成本控制能力,以適應不同地區的駕駛場景和市場需求。
為了實現高精確度和高召回率,Mobileye采取了一系列創新策略。在數據收集方面,Mobileye積極收集全球各地多樣化的駕駛場景數據,以提高系統的適應性和泛化能力。在系統架構方面,Mobileye采用冗余系統設計,通過多重備份和交叉驗證來確保系統的持續運行。Mobileye還將先驗知識和抽象概念注入系統,以減少對大量數據的依賴,提高系統的處理效率和準確性。

Mobileye的自動駕駛系統在設計上采用了主系統-監護系統-備用系統(Primary - Guardian - Fallback,PGF)的融合方法,通過分層決策模型來提高系統在復雜場景下的可靠性和適應能力。例如,在車輛跟隨場景中,當傳感器信息發生矛盾時,PGF架構能夠智能融合多源信息,并做出更合理的決策。
Mobileye還展示了其獨特的復合人工智能系統(CAIS),該系統融合了深度學習、端到端等前沿AI技術與視覺算法優勢,實現了高效的數據處理和決策輸出。同時,Mobileye的EyeQ? 6芯片以其高效的計算能力和低能耗設計,為自動駕駛系統提供了強大的硬件支持。

Mobileye的4D成像雷達也是展會的亮點之一。該雷達具有高分辨率、大動態范圍和遠距離檢測精度等優勢,能夠在復雜光線和多目標場景下提供準確的環境感知信息。同時,作為冗余傳感器,該雷達能夠在攝像頭或激光雷達出現故障時及時填補感知空白,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在產品化進程方面,Mobileye與超過50家主機廠緊密合作,其智能路網系統已經覆蓋了美國和歐盟95%以上的道路。通過收集海量數據,Mobileye不斷優化自動駕駛系統,以適應多樣的地理環境和交通狀況。同時,Mobileye的DXP平臺和模塊化人工智能棧也為不同車型和主機廠提供了靈活的解決方案。
Mobileye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在市場上取得了顯著成果。SuperVision?52系統已經在極星、極氪等品牌車型上實現部署,并逐步拓展至歐洲和美國市場。Chauffeur?和Drive?系統也在與多家車企合作開發中。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拓展,Mobileye正逐步實現從輔助駕駛到完全自動駕駛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