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谷歌搜索業務主管莉茲·里德通過博客發文,針對市場上流傳的谷歌AI搜索功能導致網站流量下滑的言論進行了澄清。她指出,谷歌內部數據顯示,與去年相比,由搜索引擎導向的網站點擊量保持了大體上的“平穩態勢”,實際上是個別網站流量有所增減,而非普遍下降。
此前,皮尤研究中心發布的一項報告曾指出,當谷歌在搜索結果頂部提供AI生成的概覽摘要時,用戶點擊具體鏈接的意愿“顯著降低”。然而,里德在博客文章中反駁了這一觀點,她表示谷歌的研究結果與部分基于“存在缺陷的方法論”的第三方報告相左。
里德進一步分析,搜索行為模式的變化導致了網站流量的重新分配。她觀察到,擁有論壇、視頻、播客及“真實聲音”內容的網站受益顯著。同時,用戶更加傾向于訪問那些提供深入評測、原創文章或深度分析的網站。她強調:“我們每日仍向各類網站輸送數十億次的點擊量,我們堅信搜索與網絡之間的價值互換依然穩固。”
里德還提到,盡管部分用戶可能不會直接點擊AI概覽中的引用鏈接,但那些選擇點擊進入的用戶往往會在網站上停留更長時間,以便對相關主題進行深入了解。“AI的回答可能僅提供了一個大致框架,但用戶點擊是為了進一步探究和學習更多內容,這些點擊的質量更高。”她如此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此前已在美國面向所有用戶推出了類似聊天機器人的搜索功能“AI模式”,此舉引發了數字出版商的廣泛關注與擔憂。盡管如此,谷歌仍計劃在未來對搜索產品進行更大規模的革新,目前已經開始測試由AI策劃的全新搜索結果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