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智能體技術在各大科技公司的推動下迅速走紅,成為用戶與數字世界交互的新方式。榮耀CEO趙明在一次直播活動中,展示了通過智能體YOYO在美團上輕松點購三杯咖啡的全過程,從尋找店鋪到選定商品再到支付,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如同自動駕駛般的流暢體驗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這種看似便捷的操作卻引發了360創始人周鴻祎的擔憂,他直言這樣的技術存在潛在風險。事實上,智能體的能力遠不止于點咖啡。在智譜Agent Openday活動上,智譜CEO張鵬也展示了智能體AutoGLM通過微信支付在群聊中發放紅包的功能,進一步展示了智能體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潛力。

智能體的興起,標志著人工智能技術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服務的轉變。它們能夠扮演各種社會角色,如管家、秘書、客服等,更加貼近用戶,成為用戶的貼身助理。然而,這種高度自主化的操作也帶來了安全隱患。由于當前APP生態尚未實現全面互聯互通,部分智能體在執行任務時采用機器模擬點擊的方式,這種操作方式與黑灰產作弊手段相似,難以有效區分,從而可能導致風控系統的誤判。
業內人士指出,智能體之間的自主交互如果缺乏嚴格的身份認證和授權機制,將使系統易受惡意攻擊。例如,惡意智能體可以偽裝成合法智能體訪問用戶的敏感數據,或者惡意用戶通過偽裝向醫療智能體發送虛假健康數據,從而可能導致錯誤的醫療決策,甚至危及生命。
面對這一安全難題,業界開始探索解決方案。一種思路是繞過APP生態和應用層的作弊機制,但這并非長久之計,且可能帶來產業顛覆性影響。另一種思路是在應用層APP之間建立統一的安全協作標準,實現跨APP的流暢操作。為此,IIFAA(互聯網可信認證聯盟)成立了智能體可信互連工作組,旨在通過制定跨智能體交互的安全技術規范,為整個智能體行業提供一個更加健康規范的協作環境。

IIFAA自2015年由中國信通院、華為、中興、螞蟻集團、阿里巴巴等聯合發起以來,已經在全球超過16億臺手機設備、43個手機品牌商中得到應用。該組織的技術負責人萬小飛表示,智能體的發展速度超乎預期,急需制定相關規則和標準來確保整個生態的健康發展。工作組將聚焦于智能體可信身份鑒權、數據可信流通、業務系統風控以及智能體主權保護等四個維度。
特別是在數據可信流通方面,隨著APP孤島被打破,數據的流轉不再局限于單一APP內,而是在多家之間進行。這時,數據的隱私保護職責和所有權歸屬問題變得尤為關鍵。業務系統的風控問題也不容忽視。例如,智能體在執行任務時可能因被惡意意圖操控而出現自殺、欺詐等風險。因此,建立跨APP防護體系至關重要。
萬小飛還強調了保護小型智能體和APP的重要性。他指出,在智能體時代,不能再繼續強化入口單一化的弊端。一旦自然語言可以完全自動實現后端的操作,如滴滴下單、微信支付發紅包等,原有互聯網主流的商業模式將被快速摧毀。這將對巨頭和小型應用都構成威脅,產業生態不宜面臨如此過激的改變。
為此,IIFAA建立的機制旨在為整個生態提供更開放和更公正的環境,給所有小型智能體提供快速發展的可能性。智能體的兩條發展路徑已經清晰:一條是走捷徑,但會帶來安全隱患;另一條是構建整體的安全互信框架,形成規模效應,加速智能體的快速互聯。萬小飛認為,只有整體地可信協作,才能做大智能體的整體蛋糕。

智能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動智能體的廣泛應用和健康發展,成為當前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IIFAA智能體可信互連工作組的成立,標志著業界在探索這一問題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