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股市行情中,以半導體、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興行業,憑借其快速增長的業績和廣闊的想象空間,已成為孕育牛股的重要搖籃。而當這些新興行業與跨界并購重組相結合時,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更是令人矚目。
特別是那些原本市值較小、業務傳統且業績平平的上市公司,一旦通過并購重組注入新興行業的大體量優質資產,其公司基本面和投資潛力將發生根本性變化,仿佛脫胎換骨。
9月24日,A股市場迎來重大轉折,同日發布的《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簡稱“并購六條”),極大地激發了上市公司的并購熱情。在此之前,每月披露的并購重組案例平均僅為6家,而到了10月,這一數字激增至22家,增長了近四倍。
并購重組歷來是A股市場備受追捧的題材之一。自本輪牛市啟動以來,同花順“并購重組”板塊大漲近60%,遠超滬深指數的表現,成為表現最為搶眼的概念題材之一,并孕育出眾多超級牛股。例如,富樂德并購富樂華后,股價連續六個交易日20CM漲停,市值增長近四倍;光智科技并購先導電科后,更是連續八個交易日20CM漲停,市值增長超過五倍;而雙成藥業在并購半導體公司奧拉股份后,股價在一個多月內出現二十多個10CM漲停,市值暴增近十倍。

監管層對于并購重組帶來的市場活躍性也持積極態度。11月16日,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明確支持依法合規運用并購重組等方式,推動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合理反映其質量。
與股份回購、現金分紅等方式相比,并購重組能更迅速、更有效地提升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因此更受上市公司青睞。A股市場的IPO環境也在為并購重組推波助瀾。今年以來,A股三大交易所完成IPO的公司數量大幅下降,與此同時,終止審查的企業數量卻大幅增長,IPO難度的增加無疑會促使更多企業選擇并購重組或借殼上市。
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通過并購重組實現市值和股價逆襲的上市公司往往遵循一定的規律。首先,實控人或大股東旗下通常擁有其他未上市的優質資產,這樣的并購重組預期更高。其次,市值較低且注入資產的體量遠大于上市公司的,往往能帶來更大的市值提升。再者,實控人或大股東在A股最好只有一個殼資源,且資產注入意愿強烈。最后,從低增長的傳統賽道向高增長的新興賽道并購,往往能帶來估值的迅速提升。
實際上,今年許多備受關注的并購重組在資本市場表現并不突出,特別是同行業大市值公司之間的并購重組。而真正表現亮眼的,主要是小市值公司從低增長傳統行業向高增長新興行業的并購重組,且往往由民企主導。以雙成藥業為例,其通過并購奧拉股份,不僅引入了營收和盈利能力遠超自身的優質資產,還成功從醫藥行業跨界進入半導體行業,市值和股價因此實現了飛躍。
展望未來,A股市場中仍有一些原本質地一般的上市公司,有較大機會通過并購重組實現驚人逆襲。如萬林物流,其主營業務原本為木材進口物流業務,但近年來營收連續下滑,凈利潤連續虧損。然而,隨著公司控股權的變更,業界知名的電商奇才樊繼波成為實際控制人。樊繼波旗下的鴨鴨羽絨服品牌近年來在線上迅速崛起,成為國內最成功的消費品牌之一。考慮到鴨鴨遠高于行業的增長勢頭,一旦其通過萬林物流借殼上市,萬林的市值和業績都將迎來質的飛躍。
另一家有望通過并購重組實現逆襲的是三江購物。其大股東阿里巴巴持股超過32%,是阿里在A股持股占比最大的上市公司。阿里參股的未上市資產中,曠視科技最有可能在A股借殼上市。作為“AI四小龍之一”,曠視科技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領先地位。一旦曠視科技通過三江購物借殼上市,三江購物的市值和業績也將迎來大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