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工智能領域的一起仲裁糾紛再次吸引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此次事件的核心圍繞月之暗面公司,一家在短時間內估值飆升至超3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以及其與前投資方循環智能之間的利益沖突。
糾紛的起因可追溯到今年早些時候,金沙江創投的主管合伙人朱嘯虎,聯合循環智能的其他四家投資方,對月之暗面的創始人楊植麟和聯合創始人張宇韜提起仲裁。指控的主要內容是,兩人在未經循環智能投資人同意的情況下,擅自離職并創立了月之暗面公司。而月之暗面原本是循環智能內部已開發兩年的項目,分拆后迅速崛起。
隨著朱嘯虎在社交媒體上的連續發聲,這一事件的輿論熱度不斷攀升。12月5日,朱嘯虎公開指責金沙江創投的前員工張予彤,稱其隱瞞了重大的利益沖突,違反了基金合伙人對LP(有限合伙人)的受托責任,以及公司董事對股東的受托責任。朱嘯虎指出,張予彤在月之暗面的創立和融資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并持有大量股份,但這一事實并未向金沙江創投的合伙人、循環智能的投資人和股東們透露。
面對朱嘯虎的指控,月之暗面的創始人楊植麟在12月6日出面回應,力挺張予彤的同時,也詳細解釋了月之暗面的創辦過程、張予彤的股份情況,以及朱嘯虎的指控。然而,楊植麟和朱嘯虎所講述的故事之間存在較大偏差,預示著短期內雙方難以達成和解,風波或將持續。
楊植麟表示,隨著AGI(通用人工智能)技術趨勢的形成,他于2022年底開始籌備創立月之暗面。為了追求決策速度,他可能在所有必要手續完成前就開始行動。他聲稱,在再創業后,得到了所有董事和董事會的口頭、郵件確認,并啟動了書面協議流程。今年一月,他進一步獲得了所有董事和董事會的書面協議,包括循環智能的占股安排、豁免他和張宇韜的全職義務,以及約定兩家公司的合作關系。
然而,楊植麟并未得到所有股東的同意豁免書。他稱,循環智能的股東對新公司的看法并不一致,其中紅杉和真格選擇主導投資新公司,而金沙江、博裕、萬物、靖亞、華山沒有參與。有知情人士表示,這些投資方遲遲未簽同意豁免書的原因,可能是對在月之暗面所占的股比不滿。
關于月之暗面分拆的合規性,以及張予彤是否存在隱瞞利益沖突的行為,成為了此次糾紛的焦點。朱嘯虎質疑張予彤在金沙江創投任職期間就已加入月之暗面,并為其提供了重要的融資幫助,違反了信義義務。張予彤在今年4月被金沙江創投解雇。楊植麟雖然承認邀請了張予彤作為聯合創始人加入月之暗面,但并未正面回應其加入時間。
圍繞張予彤所持股份的合理性,雙方也存在爭議。朱嘯虎透露,張予彤在月之暗面持有900萬的免費股,占比高達初始股份的14%,遠超循環智能所分得的9.5%。阿里融資后,張予彤又獲得了300萬股,總共持有1200萬股。楊植麟則稱,張予彤的股份是合理的,因為她對公司做出了重要貢獻,且股份是按照多年兌現,兌現條件是她后續為公司提供服務及產出業績。朱嘯虎則否認了這一說法,認為張予彤是在隱瞞利益沖突的情況下獲得的這些股份。

朱嘯虎還詳細描述了張予彤向金沙江創投等投資人及股東隱瞞重要事實的相關細節。他通過相關人士看到了一份“股東結構表”,發現張予彤的配偶汪箴持有月之暗面的大量股份。金沙江創投又發現,月之暗面的股東結構中存在一個“匿名創始人”的席位,在之前被隱瞞的融資文件里存在一個條款,即張予彤配偶汪箴的股份需要經大家同意轉移到一個“匿名創始人”名下。金沙江創投向對方發了三封律師函后,確認這個匿名創始人是張予彤。
經過近一個月的和解談判,循環股東們與月之暗面之間的主要訴求并不相同。朱嘯虎透露,他曾提議將月之暗面創始股份中的10%作為補償,但不愿在張予彤個人的問題上做出讓步。他強調的核心訴求是:月之暗面與張予彤進行切割,金沙江及其他股東與月之暗面、楊植麟和解,然后對張予彤進行起訴,要求其賠償股份。
這場風波不僅涉及到了機構方的核心利益和聲譽,也對月之暗面的融資和業務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投資人可能會對月之暗面的管理團隊和公司治理結構產生疑慮,從而影響其投資決策。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月之暗面不僅要應對來自投資方的質疑和指控,還要面臨和解遇阻的困境,為何楊植麟還執著于力保張予彤?這一疑問也成為了此次事件的一大謎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