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中,誠信不僅是個人品德的基石,也是法治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原則,尤其在知識產權領域顯得尤為關鍵。湖南法院系統近年來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通過一系列典型案例的審理,堅決打擊知識產權領域內的失信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為了充分發揮這些案例的警示與教育作用,湖南法院近期發布了一批涉及知識產權誠信訴訟的典型案例。這批案例涵蓋了惡意訴訟、批量維權濫用、偽造證據干擾企業上市以及變相買賣訴權等多種失信行為,展現了湖南法院在嚴懲訴訟失信、規制權利濫用方面的決心。
其中一起引人注目的案例是某律師事務所“買斷”訴權合同無效案。該案中,一家律師事務所通過高額費用從一家文化傳媒公司購得對特定紀錄片的維權權利,并以此為基礎在全國多地法院提起批量訴訟。然而,由于該律師事務所并非真正的權利人,且其行為帶有強烈的營利性,嚴重浪費了訴訟資源,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最終判定該合同無效,要求文化傳媒公司返還授權費并支付相關費用。這一判決不僅規制了非權利人通過批量訴訟謀取利益的行為,也為知識產權領域的真保護提供了司法支持。
另一典型案例涉及以不具獨創性的作品進行批量維權。鑫某杰公司曾就一幅美術作品進行了著作權登記,并隨后對多個在拼多多平臺銷售類似圖案T恤的商家提起著作權侵權訴訟。然而,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該作品在首次發表前已有多個相似作品在網絡上公開發表,且鑫某杰公司無法證明其與這些先前作品無關聯。因此,法院認定該作品不具有獨創性,駁回了鑫某杰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這一判決有效防止了批量訴訟中的程序空轉,促進了矛盾糾紛的實質性化解。
在商標權領域,一起虛構商標實際使用證據的案例同樣引人深思。西安某網絡科技公司曾對山河某實業公司提起商標侵權訴訟,但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原告提交的商標使用證據系偽造。由于原告商標未實際使用,未能形成穩定的市場秩序,法院最終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這一判決不僅維護了科創企業的合法權益,也彰顯了法院在打擊惡意訴訟方面的堅定立場。
還有一起案例涉及以授予實體權利之名掩蓋授予訴權之實的非正常維權行為。某知識產權公司雖然與著作權人簽訂了包含多項實體權利的授權書,但實際上并未支付授權費用,也未實際使用或運營案涉作品,僅以維權名義提起訴訟。法院通過嚴格審查認為,該知識產權公司無權提起著作權侵權之訴,最終駁回了其起訴。這一判決有助于遏制以維權之名行牟利之實的批量維權訴訟。
最后,一起商標許可到期后立即提起侵權訴訟的案例也值得關注。在該案中,原告愛某(廣東)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在商標授權到期后,立即對曾經的經銷商提起訴訟,指控其未經授權使用商標。然而,法院認為被告在授權到期后的合理期限內下架了相關商品,且銷售的是原告的正品,因此不構成商標侵權。這一判決體現了法院在平衡權利保護與防止權利濫用方面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