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運營研究社(ID:U_quan),作者:套路編輯社,授權轉載發布。
最近,一個叫做「瓜瓜龍英語」體驗小課,頻頻出現在大眾視野,它的拉新打法和增長勢頭可謂迅猛:
贊助熱播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成為熱門真人秀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4》的合作伙伴……
前段時間,瓜瓜龍英語還上線羅永浩直播間,售價 19 塊的 5000 份體驗課程在 10 秒內被一搶而空。
對于像瓜瓜龍這種低價體驗課的拉新、轉化模式,在教育行業中廣受推崇,教育運營研究社的小伙伴們都表示很感興趣。
于是,我們發起了一次“臥底活動”,發動教育行業群的小伙伴共同參與瓜瓜龍體驗課程的案例拆解,有近 10 個小伙伴輸出“臥底成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家都有非常多有意思的洞察。

接下來,我將和你分享我們的臥底經歷,為大家剖析「瓜瓜龍英語」體驗課程,是如何做引流和轉化的。
PS:本文完成于 7 月 03 日,瓜瓜龍產品運營細節在不斷調整,有些細節與本文可能存在差異,但底層邏輯都是相通的。
01
瓜瓜龍是如何拉新的?
「瓜瓜龍英語」的拉新方式還蠻豪橫的,找老羅帶貨、和當紅綜藝合作……說實話,一般的教育機構還真蠻難復制的。
不過我們也發現了一些比較接地氣好復制的拉新方式,比如投放微博、朋友圈廣告等。

瓜瓜龍投放媒體廣告
在臥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很多可以拿來即用的小方法,比如「瓜瓜龍英語」的拉新文案、裂變活動技巧,以及價格策略設定等。
1)瓜瓜龍體驗課拉新文案 4 個技巧
仔細觀察「瓜瓜龍英語」公眾號的關注回復語,你會發現雖然它的關注語沒有某些教育公司那么“野”,但是它的可復用性還是很強的,主要用到了 4 個小技巧。
① 品牌背書突出產品厲害
當用戶關注后,「瓜瓜龍英語」的公眾號回復先是用了品牌背書,動用一切力量證明課程有多厲害。比如瓜瓜龍會把冠名爆火綜藝一直“掛在嘴邊”。

「瓜瓜龍」公眾號的關注回復
那么我們普通教育品牌如何表現自己厲害呢?可以用名師背書、用“用戶量”背書、用資本背書(上市公司/融資金額)等,目的是為了表現品牌強大。
除此之外,還可以在關注回復里給大家介紹清楚產品是什么,比如瓜瓜龍思維的關注回復語就是課程產品介紹,然后引導用戶參與體驗課程。
② 贈品價格高于體驗課程
為了讓更多的用戶參與報名,瓜瓜龍英語在引導文案上突出超值感。
尤其在描述贈品的時候,特別強調包郵贈送 109 元的隨材大禮包,比正價課程足足高出 60 元。

一般來說,用包郵免費贈送的禮品的方式已經可以讓用戶感受很超值,如果再把免費禮品的價格設定超過體驗課程,就更容易讓用戶感覺占到便宜了。
③ 鼓勵用戶分享好友賺錢
為了讓用戶主動分享課程,「瓜瓜龍英語」設置了兩個誘餌:
第一:告訴用戶將課程分享給好友可以領取獎品,獎品有 iPad、拍立得兒童相機等。
第二:告知用戶分享給 1 個好友,可以賺回來一半的學費,邀請越多的好友還可以獲得更多的禮品。

④ 引導用戶立即產生行動
在引導文案的最后,可以通過營造緊迫感來引導用戶立即產生行動,比如“戳我報名,僅限 20 個名額”……
還可以利用從眾心理引導用戶參與活動,比如已經有 800+ 寶媽、寶爸參與活動獲得獎勵等。

品牌背書+贈品價值包裝+分享賺錢+讓用戶立即行動,這 4 個看似簡單的小技巧,組合在一起可以釋放出很大的能量,這種結構是被驗證過有效的,還不知道如何寫引導文案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類似的結構。
2)瓜瓜龍體驗課程活動形式設計
瓜瓜龍的體驗課程活動主要分為裂變、拼團、分銷 3 種形式。活動流程很簡單,不會給用戶造成參與門檻。
首先是分銷。他們課程的分銷比例很高,有的課程是 50% ,還有的課程甚至達到百分之百費用返現,可以說是誠意十足了。(現在來看是根據課程價格來調整分銷比例的)

其次是裂變。用戶邀請好友可以獲得一定的鉆石(平臺積分),憑借獲得的鉆石在商城兌換獎品。

最后是拼團。瓜瓜龍的拼團活動有個特點,單獨購買和拼團購買的價格差距特別大。
比如單獨購買需要 249 元,拼團需要 49 元。拼團的門檻都很低,比如 2 人團、3 人團等,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用戶以 49 元的價格購買體驗課程。(還有一種單獨買 99 元,拼團價 9.9 元,整整差了 10 倍)

3)瓜瓜龍課程價格設定小套路
在研究瓜瓜龍體驗課程的時候,我和我的小伙伴遇到了一個問題,它的體驗課程有兩種模式以及兩種價格。
第一種是 9.9 元單周體驗課,一般會在距離開營時間比較久的時候會有名額放出;第二種是 49 元的雙周課。和班班了解下來,這兩種課程主要不同在于時間周期。

還有一個玩法上的不同是,9.9 課程設置的分銷比例是 100%,49 元課程設置的分銷比例是 50%;(還有一種是 19 元課程,用于拼團時用)
最高明的在于,「瓜瓜龍」在拉新階段已經為后續的轉化打好了基礎。
第一,體驗課全部學完后可返現,但體驗課購買后不支持任何形式退課,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完課率。
第二,贈送隨材大禮包(包括趣味繪本、核心單詞卡、趣味練習手冊等),讓用戶有一種驚喜感和獲得感;
第三,為了避免用戶的流失,班班還會給用戶挨個打電話。(不過用的是私人號,讓人感覺不太專業,或許也是品牌方想讓用戶覺得更親近?如果是私人號打電話,起碼要在微信上提前告知)
02
瓜瓜龍是如何用社群賣課的?
我和我的小伙伴們臥底了一個星期后,有個共同的感受就是,他們的體驗課社群整體流程流暢,轉化埋點也都很清晰。大家一起總結了瓜瓜龍用社群賣課的 12 個方法:
1)入群前用價值感“穩”住用戶
「瓜瓜龍」體驗課程推廣周期比較久,用戶在購買課程到正式入群上課,會有很長一段時間。
這個時候如何避免用戶的流失呢?答案是,每天想辦法和用戶產生聯系,讓用戶提前感受到產品的價值,并惦記著。
比如「瓜瓜龍」的班班,會在加上我好友的第一天發自我介紹,同時了解我的基本信息。接下來每天會給我分享一首英文兒歌,拉近關系的同時可以避免用戶的流失。
第三天還會和我分享“系統學習的好處”。表面上看這是個干貨分享,實際上為后期正式課程的轉化“埋下了鉤子”。(正式課程→系統學習)

班班添加我好友之后的對話
接著他會貼心地告訴用戶,保持電話溝通,課程教材在郵寄的路上,讓用戶感覺這個班班的服務還是很到位的。
2)“摸清”用戶做精細化運營
在用戶入群前,班班們有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讓用戶填寫問卷,通過這個調查問卷可以提前了解學員的英語基礎情況,以及學員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包括家長的時間分配問題等。

如此一來,可以“摸清”每個用戶的基本情況,更精準地找到用戶痛點,方便給用戶打標簽,采取針對性的運營策略。
3)讓用戶發視頻提升參與感
在開班當天,班班會提前私聊家長,準備孩子們自我介紹的小視頻,同時給出了具體的自我介紹格式,讓用戶知道如何準備。
為了讓更多家長在群里發布孩子的自我介紹視頻參與互動,班班還在群內特別強調了發視頻自我介紹的好處。

4)發開班流程給到用戶確定性
班班在當晚會提前 2 個小時告訴大家開班的具體流程,讓用戶做到心中有數。
在開營倒計時 1 個小時的時候,再次提醒大家并確認是否做好了開營前的小任務,同時讓完成用戶在群里回復接龍“已經完成以上任務,晚上 7 點準時參加開營”參與接龍。
“接龍”玩法一方面可以打造積極熱鬧的社群氛圍,另一方面可以將信息觸達給更多的用戶,讓沒有完成小任務的家長行動起來。

5)品牌背書中暗藏轉化埋點
開營儀式開始時,班班會先介紹品牌和產品,獲取用戶的信任。然后發布品牌宣傳視頻,在視頻中藏下轉化埋點。

品牌視頻會給大家介紹正式課程(年課)的主要模塊,并介紹這個全年課程有多少節,勾起大家對正式課程的好奇心。

6)有目標有獎勵讓用戶有動力
品牌背書贏得用戶信任后,接下來就是目標設定+時間安排+同步完課獎勵。

設定目標:告訴家長們在接下來的課程中,孩子將會收獲什么,學會什么。
時間安排:把具體的時間安排放在圖片上,方便家長們保存;
完課獎勵:完成全部課程學費返還+購課用戶專屬禮包。(為后期正課的轉化,再次埋鉤子)
讓孩子們學習有目標,有節奏,有獎勵,這樣一來孩子學起來就更有動力。
7)用視頻發布任務提升交互感
體驗課程的第一天,班班會發布學習任務同步學習入口,避免學員上課因為找不到入口而放棄。
除此之外,班班每天會以視頻的形式發布學習任務,交互感很強,讓用戶感覺很真實也很親切。

班班用視頻發布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班班會引導用戶在群里分享打卡,做「完課榜單」,可以激發孩子們相互比拼的勁頭,督促孩子們完成學習,提高完課率。

8)啟蒙課堂暗藏轉化鉤子
有心機的是,瓜瓜龍的體驗課程從第一天已經開始轉化了。具體是怎么做的呢?
班班每天會在群里分享一個啟蒙課堂小知識,每天不同主題,但都是圍繞著轉化來的。
比如第一天的主題是:英語啟蒙什么時候開始好?答案是,越早越好。實際上這個小知識告訴用戶:你家孩子需要開始英語啟蒙學習了。

第二天主題是:英語啟蒙如何學習?答案是輸入+輸出,具體怎么做呢?動畫/視頻教學,繪本閱讀。
這兩種方法正好就是瓜瓜龍課程的特點。潛臺詞是,學習瓜瓜龍的課程。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的主題分別是:自然拼讀是啥?繪本怎么讀?家長英語不好怎么教孩子?
第三天、第四天兩天的主題緊扣瓜瓜龍正式課程的特點,第五天的主題直接打痛點,給到解決方案。很明顯,解決方案中有一項就是:選擇專業的英語啟蒙課程。

每天的啟蒙小知識,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家長們,在他們心里種了草。
9)邀請往期家長分享獲取信任
在課程進行到第三天左右,班班邀請往期優秀學員的家長“現身說法”,引起其他家長的強烈共鳴。
更妙的是,這位優秀學員的家長,還向其他家長呈現了孩子剛學習課程時候的狀態,以及學習一周之后的狀態對比,讓大家感受到課程的價值。

往期優秀學員分享的方式,是使用者見證的高級表現,非常有說服力。
事實證明,這個方法的效果是比較明顯的,群里直接就有人問,課程是否要結束了?(我懷疑是馬甲,但我沒有證據)
然后班班簡單介紹了一下年課,就有更多人來問了。也就是說,在用戶入群的第 3 天,就已經引起家長對年課的好奇了。
10)舉辦畢業典禮推廣正式課
在結束 5 天的課程學習后,班班組織畢業典禮。給完課的同學頒發專屬證書,鼓勵沒有完成課程的同學繼續學習,很有儀式感。
值得一提的是,班班會在畢業典禮聊一聊這幾天下來大家的學習狀態,讓大家處在強烈的“感性”狀態中。
緊接著引出孩子需要系統、長期的學習,并開始介紹正式課程的服務。
然后畫風一轉,開始在群里做秒殺活動了,用限時限量的技巧,引導用戶在“感性”中迅速下單。

畢業典禮上介紹正式課
11)舉辦比拼賽轉化潛在用戶
畢業典禮結束并不意味著體驗課程的結束,在體驗課進行到第 6 天的時候,班班們會組織小伙伴們參與比拼賽,讓用戶對于買課這件事情有個緩沖。
班班在舉辦比拼賽的同時,會提醒沒有完成課程的小伙伴趁周末補課,想辦法用周末的時間,進一步轉化潛在的用戶。

12)群內秒殺+私聊做進一步轉化
在用戶參與比拼賽的過程中,班班通過在群內發秒殺活動的方式,讓更多人下單。
這個時候,更多的是利用用戶的損失厭惡心理以及緊迫感,比如錯過秒殺價格就買不到了,還沒有了小禮物……讓用戶在短時間內做決策。

除了在群內做秒殺活動之外,班班還會私聊用戶秒殺活動相關話術,并設置 3 個選項讓用戶回復。
1 我愿意放棄名額
2 還在考慮中(可以和老師一起商量)
3 我要繼續學習下去
通過引導用戶回復數字的方式,會提升用戶的回復率,同時也會根據用戶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并做進一步轉化。
03
總結
瓜瓜龍體驗課的引流方式主要是通過投放熱門綜藝,微博、朋友圈廣告等,利用公眾號做分銷、拼團實現用戶量的增長。
關于瓜瓜龍體驗課程的轉化,我們總結出了 12 個技巧:
1)入群前用價值感“穩”住用戶
2)“摸清”用戶做精細化運營
3)讓用戶發視頻提升參與感
4)發開班流程給到用戶確定性
5)品牌背書中暗藏轉化埋點
6)有目標有獎勵讓用戶有動力
7)用視頻發布任務提升交互感
8)4 節啟蒙課堂暗藏轉化鉤子
9)邀請往期家長分享獲取信任
10)舉辦畢業典禮推廣正式課
11)舉辦比拼賽轉化潛在用戶
12)優惠名額秒殺做進一步轉化
以上就是「瓜瓜龍」的引流、轉化玩法,你學會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