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供應鏈又出現了局部的供應短缺情況,前一段時間爆出因新冠疫情在東南亞地區變得愈發嚴重,電容、電阻、電感等被動元件的生產受到了沖擊。不少廠商的工廠出現減產甚至停產的情況,導致出貨量大跌,這些元件短缺所帶來的影響可能還大于芯片的缺貨。這種情況在2021年內很難得到改善,到明年情況才會逐漸好轉。
不過似乎供應鏈上受影響范圍正在擴大。據TomsHardware報道,用于制造印刷電路板(PCB)的覆銅箔層壓板(CCL)供應不足,制造商因此遇到了成本上升的壓力。現在的問題是,制造商會向消費者轉嫁多少成本。據估算,這種影響會在低端設備上有較為明顯的反映,高端設備由于本身定價比較高,影響會相對較小。
市場對電子產品的巨大需求早已不是什么新聞,半導體行業已經有一段時間無法提供足夠產能了,這也是芯片相關產品價格上漲的原因。不過除了芯片本身以外,電子產品都需要使用的玻璃纖維和銅箔制成的PCB。從2020年12月開始,銅的價格就不斷上漲,目前漲幅達到了35%,導致用于制造PCB的CCL成本也在提高,這最終會反映到產品上。
電腦上的主板和顯卡,由于使用層數較多的大型PCB,將會承受更大的定價壓力。據了解,近期國內的CCL生產商已經在提高報價了,同時最近能源緊張也會進一步提高生產成本。
【來源:超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