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背景下,能源電力行業已經到了轉型的關鍵時刻,加快風電、太陽能發電、水電、核電等清潔能源布局,促進全社會能效提升尤為必要。
同時,借助數字科技實現組織轉型已經成為企業的共識。數字科技不僅提高企業效率降低成本,更可以直接降低傳統物理資源的消耗,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成為企業節能減排的優先選擇。
作為數字科技中的重要一環,上上簽電子簽約已與亨通光電等新能源企業開展合作,助力企業重構業務流程,提升協同效率,加速實現碳中和。

數字科技提升供應鏈效率
作為全球領先的能源互聯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亨通在現有的新能源產業布局基礎上,以光伏工程(集中式和分布式)、海上風電、智慧充電、儲能(電化學和冷熱)等為基礎技術支持,整合現有資源,聚焦發展方向,著力打造零碳能力。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疫情以來亨通最具代表性的數字化案例就是工廠遠程可視化/供應鏈可視化項目,并通過電子簽約實現了合同的遠程簽署。亨通在前幾年做MES系統已經產生了不少成效,這次完成了從線索到收款全流程的打通。
該項目上線后,客戶可以在平臺看到從下訂單到完成交付的整個過程。比如下單后的生產進度、質量、設備運轉情況、客戶簽署情況等等。客戶以后可能不需要來現場,只要在平臺開設賬戶,就能看訂單、設備運轉以及生產的情況。
通過數字化改造,亨通供應鏈運轉效率得到明顯提升。之前亨通要等合同簽完才能把預付款打給合作方,合作方才能備貨發貨。算上合同來回郵寄的時間,已經是2-3天之后。使用電子簽約,備貨時間和生產時間就提前了2-3天,工業體系的效率也就提前了3天。按照現在供應鏈采購的要求,一般在20天左右。如果提前2-3天,相當于提升了大概10%。
電子簽約降低碳排放
在提升供應鏈效率的過程中,電子簽約數字科技也幫助企業減少了碳排放。
直觀來看,電子簽約通過電子合同取代紙質合同,直接消除合同的紙張消耗。以往亨通跟供應商采取紙質方式簽約,需要打印大批量的合同,而且寄送成本非常高。亨通將上上簽電子簽約平臺引入到整個集團的SRM供應鏈平臺,現在雙方用移動設備簽約,無需再打印、快遞紙質合同,將紙質合同相關的成本降為0,同步降低了能源消耗。
深層次的是,電子簽約通過提升效率優化了供應鏈能耗。一方面,電子簽約打通從簽約、支付、交付的線上業務全流程,讓以往必須通過當面處理的工作變為線上實名認證、線上簽署合同,間接降低了人員交通、快遞運輸等方面的能耗。另一方面,電子簽約提升了企業間的合作效率,減少供應鏈流程節點和時長。當亨通與合作方線上簽署合同后,財務可迅速安排預付款打款,供應商可及時發貨,工廠也能加快排產,降低倉儲和生產線運轉的能耗。
此外,據國內電子簽約頭部平臺上上簽電子簽約估算,截至2021年6月底,通過上上簽電子簽約平臺簽署的電子合同量,若換算為同等數量的紙質合同,相當于為地球節省了1049億張紙張,少砍伐了350萬棵樹木,保護了157萬平方米的森林面積,每年減少碳排放量699萬千克。

因此,對企業而言,引入上上簽電子簽約等數字技術,結合企業業務流程和戰略方向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提高企業內各部門以及供應鏈協同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最終也將實現企業提效降本與碳中和的雙贏。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