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新榜(ID:newrankcn),作者:松露,授權轉載發布。
微信正在加速探索視頻功能。
前幾天,有用戶發現視頻號分享到朋友圈的形式出現調整,從之前的鏈接形式變成了朋友圈視頻樣式,點擊視頻便可直接跳轉視頻號界面觀看視頻。

圖片來自網絡
從近幾個月的改版來看,微信在視頻功能的探索上越發深入,正在不斷嘗試打通各個功能之間的壁壘。無論是視頻號還是公眾號視頻,都出現了比較大的調整。

視頻號改版轉發朋友圈樣式,
與朋友圈流量進一步打通
據了解,視頻號此次朋友圈轉發樣式更新,目前僅針對安卓7.0. 16 版本灰度測試,iOS版本用戶暫時無法被灰度到。
在被內測的版本中,視頻號分享到朋友圈時不僅顯示為視頻卡片,可以像發朋友圈視頻一樣編輯分享文案,底部還會顯示“視頻號·視頻號昵稱”的字樣。
當用戶點擊播放按鈕時,并不能在朋友圈直接播放這些視頻,而是會跳轉到視頻號頁面再播放。
這一改版之所以引起大量關注,關鍵在于微信借這種方式讓視頻號進一步打通了朋友圈流量,具體顯示在實際效果上,一方面是拉新,另一方面是漲粉。截至 2019 年 3 月,微信朋友圈的日活已經達到7. 5 億。
相比原先的鏈接分享形式,視頻卡片降低了視頻號的打開門檻。此前不熟悉、不了解視頻號的用戶,都有可能在這樣的模式下被吸引點擊、轉化為視頻號用戶。
而且,朋友圈發布視頻有 15 秒時間限制,之前若想發布超過 15 秒的視頻,要么裁剪,要么跳轉到“微視”制作發布 30 秒視頻。
2018 年,部分用戶被灰度測試點擊朋友圈右上角小相機時直接顯示前往微視拍攝,據數據統計這一功能一度讓微視登頂蘋果App store免費App排行榜,而視頻號的發布時長上限是 1 分鐘。
同時,朋友圈也為單個視頻號的流量獲取和漲粉新增了一個入口。此前的分享鏈接模式只顯示視頻標題文案, 2 行字,想要在朋友圈上百上千條轉發鏈接中吸引注意,這對視頻文案標題的要求極高,視頻卡片的模式則大大降低了門檻。
視頻號創作者可以通過調整單條視頻封面,露出關鍵信息,以及設置能第一時間抓住眼球的封面圖片,增加視頻被打開的幾率。

公眾號視頻功能再更新,
多個流量入口扶持視頻創作
視頻號只是微信對視頻功能的探索之一,實際上自 2019 年 6 月開始,公眾號視頻功能已經加快更新改版的腳步。
從擴大公眾號上傳視頻限制大小至2G、上線視頻廣告能力,再到視頻贊賞功能的開通、視頻下方“觀看更多”的合集入口,公眾號視頻功能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經歷了數次迭代,目的是在公眾號生態中創造出更適合視頻創作者的環境。
就在近期,公眾號視頻又有幾項新變化引起了創作者的注意:
1. 訂閱號信息流“推薦”視頻
這一功能就是“發現公眾號”的視頻版,主要推薦公眾號視頻內容或者視頻類公眾號,即通過公眾號單獨群發視頻的內容。
有業內人士透露“發現公眾號”在目前會階段性地支持視頻類公號,這是微信官方釋放出的明確信號,在公眾號做出優質的視頻內容便有機會獲得推薦。
2. 常讀列表的“視頻”入口
這其實是從今年 2 月份就已經在小范圍灰度測試的功能,當時新榜曾發文《微信再改版!視頻內容新增重要入口,微信的視頻探索又進一步》具體討論過。
最近越來越多的用戶被逐漸覆蓋到這一功能,也有人發現“視頻”字樣顯示為“隨便看看”,再次引發關注。

據了解,點進“視頻”之后會顯示獨立的公眾號視頻消費場景,用戶將看到已關注訂閱號的視頻內容合輯,視頻內容專指在后臺發布時選擇“視頻消息”發出的內容,不包括插入在圖文消息中的選項。
以上兩個功能都是針對公眾號群發“視頻消息”的范圍內灰度測試,而在公眾號更為常見的圖文消息中,微信也正在給予創作者更多空間:
1. 單條圖文消息可插入視頻上限調整為 10 個,過去每條圖文消息只能插入 3 條視頻;

2. 視頻開啟原創保護,當用戶開啟原創的視頻被插入到其他人的圖文中時,會在視頻右上角顯示原創公眾號名稱,這一方式能為原創公眾號引流。

據悉,要想獲得視頻原創保護功能,需要在公眾號已經發布了一定數量的視頻后,有機會被微信官方邀請開通。
3. 微信公眾號視頻支持倍速播放,并在近期上限了彈幕功能。
在這樣的更新力度下,微信公眾號生態視頻內容數據都呈現明顯上漲趨勢。據微信方面透露,近半年來,群發視頻消息穩定上漲,視頻消息的整體和人均播放VV(Visit View,訪問次數)也在持續上漲中。

長短視頻并進,
微信在視頻賽道上小步快跑
無論是視頻號的短視頻內容,還是微信公眾號的中長視頻,微信正在做的事情,應該也是為了打破“圖文平臺”的固有印象。
微信方面曾表示傾向于圖文的生態是過往的結果,但并不是目的,為視頻號和微信公眾號視頻功能不斷加碼,是和用戶、創作者一起創造新的結果。
用戶在微信里是有視頻觀看、分享和討論的需求的,過去經常是通過跳轉到其他平臺的方式實現,而現在這樣的需求正在通過微信生態閉環實現。
同時,創作者們尤其是深耕微信生態的創作者也的確需要創作視頻的空間。
從以往的“古典自媒體”做不做視頻直播大討論來看,微信圖文生態內創作者對于視頻仍有顧慮,部分對視頻躍躍欲試轉戰其他視頻平臺的創作者,有的快速適應成就一方大號,也有的因為不適應被迫折戟。
視頻號上線后,不少意欲探索短視頻的微信創作者被留存在微信生態中,已經有不少頭部創作者選擇從視頻號開始試水短視頻,比如“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創始人李筱懿的視頻號,單條視頻點贊獲得 10 萬+。

不過,盡管微信探索原創視頻勢在必行,但每一次改版仍然謹小慎微。
以這次視頻號分享朋友圈樣式為例,點擊視頻卡片只能跳轉到單個視頻號的播放界面,也沒有更多動作延長用戶停留時間,或是引導點擊觀看更多。
而當視頻內容的流量持續走高時,很多創作者開始思考下一階段的問題:有了流量后,如何變現?
微信在公眾號生態內為視頻創作者提供了多種商業化解決方式,比如視頻廣告貼片、視頻內容贊賞等等,但視頻號的變現路徑還未被探索清晰。
有微商已經通過評論或簡介留下微信號,將觀眾轉化為目標客戶;也有人通過視頻號內容做知識付費,收入翻倍。但視頻號不會只是“引流工具”,當內容更加豐富之后,不同賽道、領域的創作者都需要一個明確可行的商業化模式。
這一點,其他視頻創作平臺至今還在持續探索,這也許就是微信視頻內容下一階段的思考方向,套用一句業內人士的觀點,“如果有商業化能力支撐,愛就會源源不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