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華為云TechWave全球技術峰會(應用現代化)在廣州舉辦。華為云發布“云原生2.0”新范式,并分享應用現代化、萬物互聯等最新理念及產品進展。
華為云CTO張宇昕發表主題演講
華為云CTO張宇昕表示:“云原生新范式希望為企業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數字化轉型范本,是經過實踐檢驗,行之有效且可復制的最優模式。”
云原生新范式,全面釋放技術紅利
在產業價值的驅動下,華為云提出云原生2.0,鼓勵企業云化從“ON CLOUD”走向“IN CLOUD”,從以資源為中心轉為以應用為中心,讓業務生于云、長于云。華為云認為云原生對于數字化轉型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技術變革,更引發架構方案、生產方式、思維模式、商業模式等一系列的變化。
隨著云原生在企業中的應用更加深入、場景更加復雜,華為云將公共服務、金融、制造等各行業高質量的云原生實踐經驗歸納為云原生2.0十大新范式,希望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最優解,全面釋放云原生技術紅利。本著一切皆服務的理念,華為云云原生2.0全景圖也在持續壯大。
張宇昕介紹,華為云云原生新范式包含“泛在、計算、調度、網絡、萬物互聯、應用、數據、智能、安全、行業使能”十個方面,并提供“資源高效、極致體驗、萬物互聯、應用敏捷,業務智能,安全可信,行業使能”的云原生2.0系列新品。
以泛在新范式為例,通過分布式云原生產品UCS,為企業數字化平臺提供一致性的、緊密協同的分布式云原生底座,讓云原生能力無處不在。
廣汽本田引入了分布式云原生理念,先后將車聯網、新能源車監控、門店服務、售后管理、會員系統等數十個業務系統完成容器化改造,大幅提升計算資源利用率。并通過華為云云原生基礎設施的互通互聯,更好應對新業務、新需求的不斷涌現,讓業務部署與運行有了更多的選擇。
四大路徑、六大技術,應用現代化幫助企業增益其所不能
為了幫助更多企業敏捷創新,本次TechWave技術峰會上,華為云詳細解讀了走向應用現代化的四大路徑和六大技術,發布了《企業應用現代化白皮書》,并攜手長安汽車成立低代碼創新實驗室,共同打造低代碼生態。
華為云PaaS服務產品部部長徐峰
華為云認為,應用現代化改造聚焦基礎設施、架構設計、開發運維、治理運營四大層面,采用包含Serverless、多云多活、DevSecOps、低代碼開發、集成治理和區塊鏈六大領域在內的新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快速響應用戶需求,全面使能企業敏捷商道。
華為云PaaS服務產品部部長徐峰表示,應用現代化理念和技術已得到充分驗證,斗魚基于華為云MAS多云高可用服務,構建應用視角的跨云多活架構,實現業務在多云間秒級切換流量,保障了斗魚的直播和魚吧等億級用戶的業務零中斷。國家電網充分發揮華為云ROMA集成治理能力,大大提升運營效率。長安汽車通過華為云低代碼開發了它的黨建、業務預算、IOC運營等系統,其中黨建系統9天就完成了開發,目前用戶數已有7000多人。
國家管網聯合華為云,確立了全面云化和服務化的數字化轉型目標。運用華為云的容器和微服務,利用低代碼開發、集成治理等能力快速搭建了安全作業管理應用,打通管道和站場的數據孤島,實現了作業的規范管理, 并封堵流程漏洞,作業空間能實時監控保障安全。
生于端長于云,將萬物帶入智能世界
針對過去物聯網絕大多數場景都局限于對單一設備的監控,數據不全很難加以利用的問題,華為云IoT產品服務部部長李樹森在演講中介紹,從萬物的聯接、孿生到協同,華為云IoT以萬物互聯新范式為技術基礎,先后上線工業物聯平臺、數字工廠、智聯生活等解決方案,同時,聯合伙伴一起,打造物聯網云市場專區,面向工業、生活、交通、城市、園區、倉儲等50個行業及其子場景推出物聯網行業解決方案,加速千行百業的智能升級。
華為云IoT產品服務部部長李樹森
以煤礦行業為例,礦井里各類挖掘、環境監測等設備多達數百種,井下大大小小各種業務系統超30個,礦區作業無法全量感知和精細化管理。基于華為云工業物聯平臺,陜煤集團旗下的紅柳林煤礦完成200種采礦設備建模、35類OT系統接入、400個礦區業務模型構建,從“人-風-水-電-煤”五個維度進行全礦區的數字化重構,實現業務跨系統協同聯動、線下作業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智能化采煤率高達97.7%,打造有溫度、善感知、會思考的智慧礦山。
在廣東,華為云已在制造業、生物醫藥業、零售業等多個行業攜手伙伴邁上了云上“新賽道”。深圳利亞德LED生產基地中,華為云IOT技術幫助其實現訂單、備料、生產、質檢、發貨等多環節的高效在線協同,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
面對數字化轉型浪潮,華為云致力于讓云無處不在,讓智能無所不及,共建智能世界的云底座。經過4年發展,秉承共創、共享、共贏的生態理念,華為云已聚合了超過230萬開發者、1.4萬多咨詢伙伴、6000多技術伙伴、云市場商品超過4500個。值得一提的是,華為云還將華為多年來與全球各行各業合作創新和數字化轉型的經驗沉淀在開天aPaaS上,并邀請更多企業參與華為云伙伴計劃,共同加速中國的行業數字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