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次考試沒發揮好,總找理由說自己太粗心。不是這個看錯了,就是那個看漏了,就連簡單的加減法都能算錯。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粗心只是孩子犯錯的表面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孩子學習存在短板,沒有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粗心=熟練度不夠
當孩子對于一類題目熟練度不夠的時候,常常就會出現粗心的情況。如果孩子對于這個知識點非常清楚,即使“看錯了”“看漏了”孩子也應當能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檢查。正是因為孩子并不特別熟悉,才會察覺不到自己讀題時的錯誤。
粗心=基本概念模糊
有一些知識點,由于孩子學習的時候掌握的不夠扎實,就會出現粗心馬虎的問題。考試的時候,注意力高度集中,反復確認知識點也會給大腦施加壓力,讓人本能的選擇腦海中第一時間出現的記憶,而這個記憶很可能是模糊的,錯誤的。
粗心=習慣有問題
粗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夠專心。孩子做作業、考試時容易分神,又不愛檢查,更不喜歡打草稿,驗算步驟只在腦海匆匆過一遍就結束了,這樣的做題習慣就很容易導致讀題不清、步驟出錯、計算錯誤等粗心問題。
粗心,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出現的問題,那么我們應該養成什么樣的好習慣,才能改掉粗心的毛病呢?下面,隨小智一起來學習吧!
提前預習課本,抓好熟練度
孩子知識點熟練度不夠,歸根到底還是知識點掌握不透徹,學生可通過提前學習,翻看教材上的新課導入,初步了解新授課知識點。還可利用中教云旗下人教智能教輔,提前觀看新課視頻和知識點講解,進行相關練習,掌握基礎知識。培養好預習的習慣,每天只需半個小時就可以超前學習課本內容了,這樣長時間堅持下來,相信再也不會遇到粗心馬虎的問題了。
疑難問題精準學,掌握好重難點
對于反復學習依然存在漏洞的知識點,孩子就要花時間去重點攻破,以人教智能教輔為例,系統按知識點分類提供答疑微課,孩子對課堂上理解不透的知識點可課后重學釋疑。對于孩子在練習中出現的錯題,系統會自動收集并歸類,按學科呈現,標注錯題原因,方便學生查漏補缺。
學科深入學,培養學習興趣心
孩子學習不專心,是對枯燥乏味的學習過程不感興趣,如果通過某種特定機制把孩子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孩子專注力自認會被提升。人教智能教輔垂直深挖學科特色,精選關鍵內容,提供有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素養提升資源,包括閱讀、字詞聽寫、作文測評、口算速算、口語評測等,學生在課后可進行閱讀或拓展訓練,擴大知識面。游戲化的學習機制,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學習興趣無形中被激發出來了。
孩子粗心看似是小事,其實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若孩子因為粗心,在考試時犯一些不應該的錯,從而丟分就得不償失了。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不僅要重視孩子的粗心問題,更要借助一些技巧、智能學習工具幫助孩子改善粗心問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