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30日, LiveVideoStackCon 2021音視頻技術大會在北京舉行,作為多媒體行業的技術盛宴,新技術、新產品、新趨勢與新思想在這里激烈碰撞,不斷激發創新突破的新靈感。網心科技首席架構師曾偉紀受邀進行演講,分享了音視頻場景下的邊緣計算實踐,與眾多技術專家一同探討音視頻行業與技術發展的挑戰和更多機會。
隨著多媒體業務的發展以及在各個行業場景下的進一步應用,業務與場景的差異性如對低延遲、體驗質量等不同的要求,為了實現成本上的節省,存儲、計算等資源正逐漸走向邊緣,邊緣計算、云原生的架構模式將會帶來一大波技術、產品和商業的更新。網心科技從2015年開始探索邊緣傳輸網絡的商業可行性,實現了傳統CDN到邊緣CDN的技術演進,也見證了邊緣CDN從超前概念到行業標配的發展歷程。當數據下沉到最后一公里時,在如此復雜的節點和網絡環境下,構建百萬量級的邊緣節點網絡,同時服務好需求不斷深化的音視頻業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邊緣計算網絡構建
“內容分發是邊緣計算率先落地的領域,下行分發契合邊緣計算離用戶更近的原理。”曾偉紀表示,網心科技的技術路線核心是強調節點數量和覆蓋密度,通過在網絡的各個層次部署超密集的邊緣節點去覆蓋。當然這個模式也面臨巨大的挑戰,網絡節點的差異性非常大,它可能屬于接入網、可能屬于城域網、可能屬于骨干網,總容量很大,但單節點容量很小,所以在傳輸、調度、部署上都要做得很細致。因此核心任務就是如何解決復雜性問題,把這些邊緣網絡中的資源使用起來,形成一個能扛更多峰值同時成本更低的模型。
網心科技通過自研架構,針對邊緣網絡節點的大體量、波動性、差異性、邊緣側網絡的復雜性做了大量針對性設計。通過星域智能調度技術,規劃最優數據傳輸路徑,讓百萬量級節點能夠調配如一;通過智能組網技術,以底層協議優化把海量節點連接成了一個高效的數據存儲和傳輸網絡,能輕松應對網絡鏈路和節點的波動;通過超大規模的邊緣節點虛擬化技術,簡化了復雜網絡和邊緣節點資源的管理難度,面向用戶完全開放底層資源。
由此,網心科技獨創了分布式邊緣計算模式,通過網心云開放平臺接入各類智能硬件,將閑置計算、存儲、帶寬等資源轉化成邊緣計算節點,利用面向企業客戶的云計算服務——星域云,打造了全球首個百萬量級節點的“邊緣計算網絡”,可覆蓋邊緣計算節點500萬+、儲備帶寬70Tb/s+。
下載點播@邊緣計算
在 LiveVideoStackCon 現場,曾偉紀從數據預部署、節點分類、負載控制、狀態監控四個維度介紹了星域云在下載點播場景下的應用。
在數據預部署環節,命中率對速率影響非常大。邊緣節點的存能力從1G到上百G不等,因此網心的架構方案會基于精確到區域的內容熱度、節點類型以及網絡位置來進行部署;同時這也要求針對能力多樣的邊緣節點(IDC、專線、家寬,服務器、PC、盒子、電視等),進行以精確的性能模型進行節點能力評估,并采用精細化的節點使用策略,在不同的業務類型下、不同的請求階段中,采用不同的節點調用策略。比如在短視頻起播階段會更多的調用更強節點。 使用網心SDK方案和傳統單線的CDN下載速度相比,對于大型文件的點播或下載能做到比傳統CDN高1.5-3倍的下載速度,成功率達99.9%。且SDK方案可以利用整個端邊緣節點,具備超大的冗余帶寬提供能力,在有突發需求的時候會自動部署更多的邊緣計算節點提供服務,輕松應對流量并發需求。
直播@邊緣計算
曾偉紀認為,邊緣計算在直播領域的應用的兩個關鍵問題是連接成功率和實時回源質量。
連接成功率依賴于精細化調度,靈活調度不同類型節點和不同鏈路數據,做到及時切換傳輸路徑。實時回源,要能夠細化到城域網結構,因為邊緣節點比IDC更下沉,同省跨省速率差可達30%,而回源預拉可以提供路徑規劃的數據支持。星域云自研的多源傳輸技術提供了一流的數據傳輸性能。實時探測全局網絡,在數據拉取過程中智能動態選擇更優的路徑,有效融合超百萬量級的共享節點,零故障無感知平滑切換。
目前網心科技的邊緣計算服務已經獲得眾多互聯網頭部企業的采用,同時網心科技也逐漸從傳輸走向計算,從CDN傳輸走向了實時互聯,也推出了全聯通的網絡,包括基于物物之間的實時傳輸通道。并在運算層面進行更多的嘗試,包括圖片處理、VR背景流量處理,此外也包括云游戲相關的方案。
未來,網心科技也將秉承著“匯聚邊緣力量,讓計算觸手可及”的愿景,以全球邊緣計算平臺構建數字世界底座,激發邊緣計算無限潛能,就緒千行百業創新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