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和王傳君這一“尬”,明明救活了整個真人秀。
《五十公里桃花塢第2季》一回歸就登頂微博熱搜。
這次的爭議是#王傳君拒絕宋丹丹提議#和#宋丹丹 讓人窒息#。作為一位初來乍到的“新塢民”,王傳君并沒有屈服于“大家長”宋丹丹的擺布,對她提出的在篝火晚會表演這件事強烈拒絕,場面之尷尬讓屏幕前的觀眾紛紛“摳出了三室一廳”。
熱搜之下,許多網友佩服王傳君“敢說”,也多有強調宋丹丹“不適合常駐這種綜藝”、“綜藝掉粉”,甚至很多網友覺得間接感受到了“中國式家長的窒息感”。
在娛理工作室看來,宋丹丹和晚輩溝通時存在的問題,和真人秀應該怎么拍、請什么樣的嘉賓來拍,完完全全是兩個維度的事情,不該混為一談。從制作角度看來,內娛真人秀近來缺少的反而正是這樣直抒胸臆的嘉賓,敢于開麥的“真人”。
宋丹丹和王傳君這一“尬”,明明救活了整個真人秀。
在宋丹丹看來,篝火晚會就是最好的破冰儀式,哪怕武大靖“救場”提議搞趣味運動會,也不耽誤把篝火晚會先辦了再說。
而且她提議大家必須跳出自己原有的舒適圈,去做不擅長的事才能好玩、有趣。這對更遵循自我意志的年輕“塢民”幾乎無法想象。但由于宋丹丹非常堅持,原本直呼“沒意思”的李雪琴、汪蘇瀧也都順從了,唱跳出身的INTO1尹浩宇已經毛遂自薦琢磨起了編舞,鋼琴家吳牧野也宣布加入舞蹈組,這一舉動還“激勵”了根本不想參加的王鶴棣。
如果沒有王傳君后面一段發自肺腑的拒絕,塢民們怕不是當下就要排練起來了??赡艿阶詈笠矝]有多少觀眾會去琢磨宋丹丹的強勢,因為場面已經逐漸“皆大歡喜”。
很精妙的是,在王傳君連連拒絕之后,之前都不愿參與的李雪琴、汪蘇瀧、王鶴棣忍不住拍手稱贊,連一向大膽發言的孟子義都被震驚地“哇”了一聲。娛理工作室愿將其稱之為本期最鮮活的一個畫面。每個人都是最真實的反應。
《五十公里桃花塢2》,宋丹丹圍觀李雪琴、王傳君練舞
總導演謝滌葵曾在媒體看片會上表示:“如果大家都是在同一個場合下,丹姐說話之后,每一個人可能心里有不同的意見,不敢表達,那么這個會議就會馬上收場,就結束了。其實這也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從節目“社交實驗”的初衷來說,宋丹丹和王傳君之間不同社交觀念的碰撞,本質是越多越好。沒有碰撞,就沒有理解。但無論怎么討論,這始終是一個代際問題,是“桃花塢”實驗觀察的一部分,也是它應該去展現的部分。
至于宋丹丹該不該上真人秀,這里面包含著另一個邏輯——不符合大眾期待的舉動容易讓明星掉粉,明星如果掉粉還不如不參加真人秀。
換句話說,真人秀只應該、只可以展現明星“好”的一面。有趣的是,這個道理即便存在也應該存在于明星及其團隊的工作觀念里,怎么就變成了一種觀眾視角的“真人秀正確”?
何況什么是“好”?今天我們看到了宋丹丹大家長式的一意孤行,或許下一集就是很多“塢民”在晚會表演時迎來“真香”時刻,到時又要怎么判斷宋丹丹的堅持?
《五十公里桃花塢2》,宋丹丹
去年“桃花塢”同樣是宋丹丹,在首次見面時堅持讓大家說出自己的“代表作”,連續追問了張翰好幾次得到的也是拒絕和回懟,事后宋丹丹在節目中至少兩次向張翰表示歉意,稱自己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轉眼今年,“代表作”直接變成了“新塢民”自我介紹時的一個名梗,大家一笑置之。
很多觀眾并不知道,為了得到這些難得的言語交鋒,為了打破明星在真人秀里的防備與掩飾,幕后的工作人員往往要多努力。本季“桃花塢”在合住大通鋪的基礎上增加了“放逐孤島”的懲罰,讓“塢民”票選出自己心中貢獻值較低的人,得票最多的人將前往孤島獨處。
在設計這個環節的時候,導演組內心深處的想法是希望15位“塢民”能夠更卷一點。謝滌葵非常坦誠地說:“如果他們真的愿意這么玩,這個過程會很好玩。只是我們也預估了各種會發生的情況,因為這是一檔明星真人秀,明星彼此之間肯定還是很要面子的,我看你不順眼我就投你,其實他們很可能做不到這一點。”
《五十公里桃花塢2》,王傳君、宋妍霏
此次熱搜,最遺憾的無疑是看到如此心直口快、不夠“正確”的宋丹丹,變成了內娛真人秀的一個特例。
就在幾年前,內娛真人秀里還是有很多“失控”場面的,每一段拎出來都是綜藝史上的經典。
遠有“抓馬天花板”《花兒與少年》第二季各種名場面,《中國有嘻哈》從節目里到節目外的各種Diss,近有在《乘風破浪的姐姐》抱頭痛哭的寧靜和阿Kenn老師,只想被《創造營2021》趕緊淘汰的利路修。
仔細想想,正因為有這些意想不到的真人秀走向,才使得這幾檔節目被更多觀眾記住,有的破了圈,有的成為爆款。
想念《花兒與少年》第二季的網友們
真人秀最怕“Peace & Love”。雖然節目總喜歡把它稱為“核心價值觀”,但真人秀所追尋的“真善美”和刻意維護出的“表面和平”有本質不同,后者讓節目最先失去了真人秀的“真”,而這常常就發生在以明星為主角的真人秀里。
比如《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有一個細節,后來加入的楊丞琳在小組小考結束后,面對因為沒有發揮好自責落淚、正在接受其他姐姐安慰的張柏芝潑了一盆冷水,直言:“你有拖后腿?!?/p>
很快這個舉動就登上了微博熱搜。觀眾一方面驚訝楊丞琳“發現了問題就要解決問題”的心直口快,另一方面是這樣的姐姐在節目里已成“另類”,太少有人敢戳破窗戶紙,說出那些明明看在眼中卻從不挑明的話。
最終節目也是在一片“祥和”中迎來了口碑與熱度的下滑。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楊丞琳說張柏芝拖后腿
當然,追求“真實”并不是說讓嘉賓必須相互扯頭花,怎么“抓馬”怎么來。真實的表達,和包裝好的人設、互撕有著本質區別,后者時時刻刻背負著翻車的危險,因為幾乎沒有人能做好萬全的準備,滴水不漏地演繹好一個并不屬于自己的“人設”。相關的失敗案例在內娛實在太多了。
而真實的表達或許會讓有些觀眾一時接受不了,會敗好感,但既然拍的是一檔真人秀,不管鏡頭對準的是誰,他們是否可以在面對某些情景時給出一個真實的人應有的反應?哪怕是激動的,是不夠穩妥的。
就像《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的那次小考,如果大家都不在乎團隊努力的結果,只剩下“沒事沒事”的禮貌安慰,反而說明也沒有人把節目當回事了。
真人秀自出現到興起,從來都不是為了塑造一個個完美得體的模范生。在娛理工作室看來,眼下內娛大部分真人秀的問題不在于“宋丹丹”太多,而在于“宋丹丹”太少。很多人將節目變為粉飾自己的手段,打造人設的途徑,唯獨沒留下真實不做作的自己。這也是很多老IP一季不如一季的主要原因。
畢竟鏡頭里的一切都是假定情境,從不存在所謂的“桃花塢”,至少這些人是鮮活的,至少他們也會有碰撞和爭論,一切就還有觀察的意義。
《五十公里桃花塢2》,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