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11」的臺前,電商搭建舞臺,品牌賣力吆喝,每個人都可以憑借消費參與一個百億、千億項目,在幕后,供應鏈聞風而動,海陸空鐵齊上陣,數十億件貨物在全球接力運輸。
在傳統觀念中,消費是女性的主場,物流是男性的天下。但女貨主張金雙的「雙11」一向與臺前無緣,幕后的供應鏈才是她熟悉的天地。
張金雙的從業經歷是一個縮影,在這個縮影中,女性不僅占據了消費的半壁江山,在物流領域,「她力量」的貢獻也越來越不容忽視。
01/ 女生干物流,「都是意外」
張金雙是河北廊坊一家物流公司的高管,公司主做食品物流和國際貨運,合作伙伴包括好麗友、香飄飄等。對于自己超過13年的物流從業經驗,她用「意外」來解釋,并斷言「這個行業,女生能干下來都是意外」。
麻省理工學院運輸與物流中心(MIT CTL)提出了「供應鏈中的女性倡議」(Women in Supply Chain Initiative),其中指出「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女性在供應鏈領域工作的一大挑戰——24小時全天候處理問題,讓工作與生活沒有邊界。

圖|和朋友聚餐中處理工作
這與張金雙的感受一致:「(做物流)就沒有自己的時間,一般人受不了」。每天睜眼就是和各個廠家打交道、定物流計劃、把一天的貨物順利發出去,并且隨時處理運輸過程中的突發異常問題。忙起來,她一天要給手機充3次電,接打一百多個電話,平均不到5分鐘一個電話,還不算上回復微信、QQ、釘釘上的各種消息。
2009年,張金雙的孩子出生,新生命的到來也沒能讓她停下忙碌,月子里她躺床上抱著電腦工作,出了月子就回去上班了。張金雙沒在工作日給孩子做過飯、也沒接過孩子放學,她每天一早把兒子送去學校,路邊買早飯,中午放學有午托班去接孩子,晚上有晚托班。有時兒子埋怨「媽,你心里到底有沒有我?同學都放學回家,你也不接我」,她無言以對。

圖|張金雙感嘆只能給孩子吃泡面香腸
張金雙長得漂亮、說話爽利,也愛美、喜歡購物,可就是「沒時間」。她在乎自己的形象,多次強調工作的影響:「黑眼圈、眼袋、皺紋,比同齡人老10歲」,但她停不下來。工作越久,任務更多、責任更大,個人的成長被行業和公司的成長趕著走,「停下來就手忙腳亂」。
02/ 雙11不剁手,「睡覺都奢侈」
喜歡購物的張金雙最近一次去商場是一個多月前,因為辦事路過了一次,最近一次網購是半個月前,孩子讓她幫忙買籃球,自己平常最多的網上消費是打車和外賣。
「雙11」進行到第13年,張金雙至今也不清楚各大平臺的活動規則,對她來說,「雙11」意味著更大的工作壓力。工廠和經銷商按月制定計劃,所以不會出現需求突然暴漲的情況。但快遞快運的需求驟增,吸納了絕大部分零散運力,讓找車更加困難。
今年「雙11」前一天,張金雙正上著班,同事一個消息如驚天霹靂:「張姐,有個車跑了」。明明已經提前聯系好了司機,可司機臨時找到更高價的貨源,直接回「不裝了,去別的廠裝貨了」。這是一車要出口的貨,如果不按時進港要罰幾十萬,張金雙著急上火也沒辦法,只能頂著壓力各方聯系重新找車。
她總結,在旺季,各家都在爭搶運力,貨主如果對司機缺乏約束力,被放空的風險就更大。這也是她信任福佑卡車的原因,因為平臺有規則,司機和貨主都受押金和信用等級的牽制,不會輕易違約。

圖|年底出差、加班頻繁
這樣一次異常,要搭進去無數個電話和時間,更別提巨額罰款懸在頭上的焦慮。但這只是張金雙工作的日常。進入11月,各地經銷商開始年底備貨,張金雙還要關注工廠生產計劃、各區域銷售計劃,「買東西想都不用想,睡覺都是奢侈」。
03/ 一直在學習,36歲不危機
從業13年,張金雙感嘆,「物流越來越萬能」。最初做物流,把貨發出去就行,途中的異常都是工廠物流部處理,還會被好言好語央求著「哎呀,快把這個貨給我發過來吧」?,F在做物流,不但要發貨,還要操作工廠內部系統、提供運輸軌跡、處理異常問題,物流向精益化服務轉變。
這個轉變逼著張金雙不斷地吸收新事物,從簡單的運輸開始,她慢慢接觸到了工廠生產排產、入庫、物流計劃、出庫、追蹤,甚至訂單銷售,「如果不物流,我永遠不會接觸到銷售」。至于很多同齡人的「35歲中年危機」,張金雙從不擔心,36歲的她在招標季接到過好幾個「挖墻腳」電話,對方愿意出重金請她跳槽。
但另一方面,張金雙感到疲憊。最累的時候是剛接下一個新項目不久,凌晨2點,張金雙聽到電話聲,突然從床上坐起,右手舉到耳邊就說話「您好,哪位」,說完發現手上是空的,又著急找手機,等拿到手機發現,壓根沒有電話打來,這才再次躺下。事后說起來是啼笑皆非,但當時,張金雙覺得「壓力大到離譜」。
不分晝夜的電話是張金雙最頭疼的事,近幾年,各類平臺的出現讓她看到了技術解決問題的可能,并且平臺也在不斷進化,「比如我之前用別的平臺,能發貨找司機,但不管異常,后來用福佑就會給解決」。張金雙最滿意的,就是在福佑發貨,由平臺來處理異常,比如司機被壓車,她只需要按照規則給補貼,不用反復接打電話和司機溝通。

圖|張金雙一天的通話記錄截圖
從更廣闊的范圍看,技術的應用也間接推動了物流領域的性別平衡,張金雙能感受到,「這兩年,做物流的女生開始多了點」。據研究咨詢公司 Gartner 在北美地區進行的一項調查,從 2016 年到 2021年,女性在供應鏈的從業比例從 35% 增加到 41%,中高層女性占比從20%提升到23%。
不可否認的是,至今物流仍在轉型與探索中。在技術足夠成熟前,「張金雙們」還要繼續頂著忙碌和壓力工作,物流的高強度可能依然是女性加入的攔阻。但另一方面,張金雙確信,物流的未來值得期待,她加重語氣感嘆,「我真的覺得,物流是真的、特別偉大的一個行業,它真的會越發展越先進,會越來越、越來越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