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深響(ID:deep-echo),作者:呂玥,授權轉載發布。
“大家好,我是江小白老陶。今天是我在街頭尋找100位真實用戶的第三天……”
晚上七點,在重慶頗為熱鬧的一條美食街上,“新晉主播”陶石泉準時開播。他輾轉在美食街的各個餐館里、在每一個擺有酒瓶的餐桌前,完全沒有表明身份,甚至變身服務人員為消費者畢恭畢敬地倒酒,只為真實的評價而來。
剛剛走近一桌還未表明來意,陶石泉就被謹慎的食客當成是推銷員果斷拒絕,即便有人認出他來,也毫不避諱地對江小白提出批評和建議。
真實,也包含著尷尬和意外。直播間里,不少網友笑稱這是“接地氣的老板下基層做調研”。
不為帶貨,江小白的“街頭挑戰”更像是一次社會實驗。企業家可以高高在上,也可以躬下身來,不斷與消費者創造連接,以用戶的心態去思考經營。
是BOSS,也是主播和調研員
據江小白員工透露,陶石泉的辦公室里放著上百種不同品牌的酒,柜子里、辦公桌上、茶幾上、地上,到處都是。每隔一段時間,他也會一條一條翻看電商店鋪里的用戶評價。
但實際上,他最常去的地方,還是街頭??偛棉k,就在大排檔。
這一次,直播鏡頭將他的日常放大到人群更密集的互聯網廣場。同時被放大的,還有街頭餐桌上更真實的消費者、更真實的評價。

“以前喝江小白,現在不怎么喝了”、“口味太淡了,度數太低了”、“江小白變貴了吧?不親民了”、“江小白啊,太難喝了吧”……即使當他倒上一杯江小白新品金蓋,請顧客品嘗時,也有人直接拒絕。
當然,他也尋找到了真心喜歡江小白的朋友,有喝了6、7年的老朋友,也有第一次到重慶就選擇江小白的新朋友。
面對兩極分化的評價,直播間的網友替他感到尷尬,陶石泉也直言“心情就像是中國的股市”。
雙十一當天,他更大膽地將直播間搬到了酒廠江記酒莊,接近20000㎡的釀酒車間里。他在鏡頭前直播,身后是正在釀酒的師傅們,酒甑里的蒸汽漸漸彌漫整個車間,網友笑稱是“修仙現場”。之后的江小白的十周年“發布小會”也在車間進行。
在釀酒車間的直播正是對疑問和誤解的回答。直播中,從窖池到甑桶、從發酵到蒸餾,陶石泉都做了詳細的講解,直接展示了江小白產品的真實釀造環節。
盡管線下江小白的消費者并不關心網上大家對江小白的評價,不可否認的是,江小白成立至今,的確一直充斥著各種與其事實不符的傳言,贊美和質疑也一路伴隨。但這家企業表現出極大程度的克制,幾乎沒有回應過任何質疑。
新的十年,江小白找到了一種成熟的與大眾對話的新方式,巧妙地回應了所有誤解。
放下身段,走進直播間的老板們
如今老板直播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甚至成為一種“浪潮”。
在成為抖音頭部主播前,羅永浩是個創業屢經挫折的老板。入局直播帶貨后,他在短短半個月時間組建團隊,又用半個月確定了直播平臺,效率極高。如今“交個朋友”已經是涵蓋供應鏈、整合營銷等全鏈路業務的服務商。

去年疫情對旅游業造成極大影響,攜程創始人梁建章為給不同的旅游產品帶貨,也以每周一次的頻率馬不停蹄地做著直播。在直播間,他褪去西裝革履的企業家形象,cosplay成各路角色,理性企業家和放飛自我的主播產生巨大的反差引發全網熱議。
曾多次強調堅持線下業務的董明珠,在進入直播間帶貨時也引發了不少關注。從去年4月份開始,董明珠進行過十多場直播,格力甚至還做了一次“全國巡回直播”的活動。
小米十周年時,雷軍也親自上陣開啟了抖音直播首秀……
不同于專業主播,老板們都要直面諸多目光的“審閱”。對其個人而言,既要放下架子、又要有勇氣、還得學會直播互動玩法,難度不小。更難之處在于,老板在直播間如何最大化賦能品牌而不是只賣一次貨。

江小白的街頭直播,或許給出了一種解題方法。
走上街頭隨機采訪用戶,獲得真實評價,這樣的直播形式沒有帶貨那種單刀直入、安排緊密的促銷氛圍,沒有網紅主播引導,也沒有專業的賣貨話術,極強的隨機性和真實性,呈現出更立體的企業和經營方法。
當然,直播形式不同,因為其目的本就不同。
不以銷售為目的,尋找真實用戶,傾聽其對于品牌和產品的真實評價,是陶石泉做直播的初衷。而來到美食街的餐館找用戶,也正是因為江小白的消費場景就在尋常的餐桌上,與其他的高端宴請、商務酒局有明顯差異。
正如在雙11直播間,陶石泉說“江小白的面子只值1塊錢”,話說得很謙虛,但實際上江小白一直都在走“實在路線”。
高昂的包裝費用、廣告費用終究還是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而江小白用光瓶代替盒裝酒,通過和消費者直接溝通替代各種廣告費,走出一條“喝酒喝里子”的經營路線。
直播鏡頭背后,一個更真實的江小白
街頭直播、車間直播,“老陶酒館”的10場直播累計觀看達超過百萬人次。但如果將這一系列直播簡單歸因為營銷,那么依然無法挖掘出一個真實的江小白。
區別于直播帶貨提升銷量,最核心的問題是要弄明白江小白為什么要去尋找真實用戶。
不同消費時代有不同的流量陣地,但流量沒有意義,“留量”才是關鍵。
隨著消費主權逐漸回歸,品牌已經不可能單方向輸出,擁有傳播力的用戶漸漸與品牌站在同一緯度對話。品牌在產品、工藝、品牌、渠道等方面必然要更加“求真務實”,真實展示才可能獲得更大的成長力量。
消費觀的演變、需求的延伸,令品牌需要不斷圍繞核心人群提供價值,品牌和消費者的溝通也升級到新階段。
在江小白自家酒廠開辦的十周年“車間小會”上,“用戶共創”被反復強調。在江小白新的十年經營理念中,品牌不再只屬于企業,未來的品牌是企業跟用戶一起共創。陶石泉也提出了“用戶共同品牌”的設想——招募一萬個金蓋江小白的創始用戶,讓用戶直接深入到公司經營戰略、產品設計層面,以及享有部分優惠特權。

近年來,消費行業D2C(Direct to Consumer)概念風靡,D2C讓品牌直接觸達消費者,在洞察消費者需求的同時迅速迭代策略。
D2C代表著一種更接近經營本質的理念,但從社會組織學的角度來看,江小白的大膽嘗試讓企業成為一個平臺,讓用戶去決定產品口感,讓用戶代言,甚至是參與和融入一個自己喜歡的品牌的經營環節,用戶的站位已經不再是下游消費端。
把用戶體驗往上游擴展,讓用戶參與到生產端,享受共創的產品也享受共創的利潤。生產者與消費者在平臺上模糊了界限,形成了對接外部的“無邊界組織”,讓消費者與創造者融為一體。這種經營理念把D2C的模式推向更深的層次。
這個模式可能還并不夠優秀,它還有許多方面要完善。比如,共創用戶的回報機制、溝通機制、工作機制都需要進一步完善與透明。但江小白至少又開啟了一次創造不可能的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