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TopKlout克勞銳(ID:TopKlout),作者:閆一,授權轉載發布。
紅人是什么?他們不是大眾層面的明星,卻在互聯網中同樣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和大量粘性極強的粉絲。
從初期的話題紅人到如今的全民紅人,經歷了數年的更迭,依靠互聯網媒介生產和輸出優質內容的紅人正在成為移動互聯時代主要的流量中心和連接節點。
尤其隨著平臺的發展升級,內容創作全面開閘,網絡紅人迎來了更加多元化的發展空間。這個時候,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出現了,無論在哪個平臺發展起來的紅人,都會把微博作為自己對外輸出的一個窗口。似乎全網的紅人,都成為了微博紅人生態里的一部分。
紅人在微博持續輸出內容提升影響力,作為社交媒體平臺的微博又如何持續推動紅人生命力的生長?12月4日-5日,一年一度的微博超級紅人節在青島舉辦,在這場大會上我們也看到了微博和紅人的親密關系。

六年紅人節,IP新活力
2016年,首屆微博超級紅人節吸引50多家視頻自媒體機構紅人參與,通過這樣的方式紅人和機構完成了一次心照不宣的“身份認證”,引發行業關注;
2017年首發《2017網紅生態白皮書》,深刻剖析“紅人時代”,并持續賦能網紅和MCN,推動網紅經濟規模擴大;
2018年@李子柒 獲商業價值大獎,開始關注紅人背后商業變現邏輯,持續探討紅人生態發展和網紅經濟新趨勢;
2019年落地成都,首設線下互動展區,強化與城市聯動,將行業峰會變為一場社媒狂歡;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下活動整體平移線上,衍生多元云端新玩法,頻繁互動下紅人與粉絲聯系更為緊密;
2021年再次回歸線下,戰線拉長的預熱和精彩奪目的線上線下活動,讓紅人和粉絲的互動HIGH足一整月。
作為紅人屆的“奧斯卡”盛會,微博超級紅人節匯集全網紅人與權威機構,始終圍繞紅人產業趨勢展開探討。五年來隨著紅人陣容不斷升級、活動模式推陳出新,社會影響力逐年攀升。到了第六年,超級紅人節有哪些新變化?
從整體議程來看,本屆紅人節聚焦于創作者賦能,創作者成長論壇、創作者收益論壇、MCN共創論壇都是從產業核心議題出發,以創作者內容生產為原點進行擴散,提升助力創作者成長的服務能力。
另一方面則是繼續強化紅人與粉絲的互動。在線下展區打造多個互動場景,通過新穎好玩的環節預設,把紅人與粉絲的親密關系從線上轉到線下,調動起平臺用戶的積極性。
即使經歷了多次延期,紅人節也在嚴格遵守多重防控措施下成功舉辦,延續著與網紅城市的聯動,以其獨有的社交生態更進一步地為城市經濟賦能。
2021年微博超級紅人節,超過100位全領域超人氣大V傾情投入,蒞臨現場,在大V、媒體、行業、粉絲多個群體產生熱烈反響。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順應微博用戶年輕化趨勢,紅人節已經成為Z世代潮流生活的一部分。

破圈影響力,微博成首選
在當代社交網絡中,紅人更迭已經成為常態。而微博超級紅人節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對當下紅人和輿論趨勢進行觀察。
比如@陶白白Sensei 的爆火,就體現了網友對共情內容的推動力;屢次帶火美食店鋪的@特別烏啦啦 ,則證明了紅人基因中的強大種草力;@博物雜志 、@柴知道 的走紅,代表著網友對泛知識內容的認可;而@網不紅萌叔Joey 靠著與眾不同的評測風格收獲一眾粉絲……
這一切都證明了,無論是哪個領域,什么內容形式,都能在微博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不斷增長擴大,這離不開微博用戶的持續增長和頻繁活躍。截止到今年的第三季度,微博月活躍用戶為5.73億,日活躍用戶2.48億,巨大的用戶體量推動著優質內容的傳播。

除此之外,微博去中心化的社交場景也持續推動著紅人成長。一條視頻、一個熱搜或是一次社會事件,通過社交媒體的廣場效應不斷發酵,其影響擴散是指數級的提升。
比如最近在微博上憑硬實力走紅的萬物皆可修的@林果兒linguoer,被網友戲稱為云南小魯班、女版手工耿,粉絲在一兩個月快速提升到超過40萬。
微博公眾化的影響力,以及跨界開放的傳播力,在幫助紅人建立全網影響力,塑造個人品牌價值上擁有特殊的優勢。關注公眾影響力的建設,也是微博一直在做的事,借助平臺的差異性,不斷加強和推動促進KOL出圈的機會。

據統計,今年前九個月就有超過一萬名的周邊平臺的頭部作者在微博上開通了賬號。尤其在游戲領域,電競戰隊選手、解說更是將微博作為首要社交運營平臺。
今年以來,微博上線直播連麥促進大V之間進行跨界交流,推動著大V之間粉絲的流動和出圈,最近也在改進熱搜機制,提升優質內容和紅人的曝光。
可以說,微博已經成為紅人的必備平臺。不僅是在用戶層面,年輕化的用戶對于內容有著較高接受度和互動量,紅人可以從內容的多種形式出發奠定自己的成長基礎。
更重要的是在這里紅人的內容和傳播不會局限在當前領域中,而是可以在更多的圈層間形成聯動,以自身實力為基礎破圈成長。可以說,紅人在微博上除了能獲得走紅機會,也獲得了更長的影響力和生命力。

強化產業鏈,助力創作者
微博作為紅人發力經營的重點平臺,不僅有助于紅人在社交關系下加強與粉絲的互動,幫助紅人打造個人品牌,在內容變現形式上也有著多元化發展。
從今年V影響力峰會的論壇板塊設置來看,創作者成長論壇、創作者收益論壇、MCN共創論壇,涵蓋了大V賬號運營、商業變現以及MCN機構行業共創的核心議題,將紅人經濟的產業鏈進行了實操層面的拆解和剖析,重點突出了微博作為平臺方對于提升創作者服務能力的作用。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現在微博上創作者規模接近136萬,其中粉絲數大于10w的創作者規模是14.1,粉絲大v創作者規模是2.1萬。百萬粉絲大V每天的平均發博條數是8.3條,內容生產尤為活躍。
作為全媒體平臺,微博為內容創作者提供了文字、圖片、視頻、直播、長文、問答等多種內容形式選擇,從而構建起人格化的定位。
微博運營高級副總裁曹增輝在創作者成長論壇也提到,原創人格化和專業化的社交型賬號越來越成為微博傳播消費網絡里面絕對主流的賬號。他們通過多元真實的內容在過去幾年成長中微博里面越來越成為粉絲去關注和消費的主體類型的賬號。

接下來微博也會持續關注社交提升,通過對頭部賬號的類型進行更細致的標注和運營,提升賬號在私域場景下的粉絲的觸達效率和互動轉化效率。在公域流量中不斷提升產品算法機制,提升內容推薦效率,促進社交型賬號、人格化賬號在微博獲取更多流量和互動。
針對用戶的興趣內容消費需求,微博將圍繞社交傳播定位,聚焦強IP傳播的領域和種草消費領域進行更多布局,在滿足用戶多元化訴求的同時強化微博平臺的社交效應。
紅人和粉絲筑就起微博強大的內容生態,在粉絲經濟的加持下,微博內容生態如今已經衍生出“內容-粉絲-用戶-變現”的優質商業能力。
所有平臺都在加強對創作者變現支撐的同時,微博也不例外。在創作者成長論壇上,微博運營副總裁曹增輝表示,微博未來也會專注社交資產變現提升。
今年以來,微博就激勵豁免了50萬粉絲以下的代言分成,還將加強平臺向作者派單能力的提升,在電商號對“人“扶持基礎上,發力官方供應鏈,全面提升達人資產變現能力。

幫助紅人生產更好的內容,獲得更高的收益。微博在互聯網紅人經濟領域中,始終扮演著“推動者”的角色。
與此同時,微博也是始終專注于社交價值的提升,即在粉絲影響力和商業價值之外,將社會價值的參與和回饋作為紅人非常重要的維度來提升。從微公益平臺到公益廣告計劃,全面支持紅人在微博進行公益項目的傳播。
一系列舉措之下,紅人在微博上實現的將不僅是商業價值的提升,在社會價值的的加持下,也將會得到更加健康穩定地成長。

沉淀社交資產,探索創新途徑
對微博來說,自身在熱點和社交方面的獨特優勢是保持穩定的用戶基數的基礎,而內容消費的協同性和社交關系構建效率,則是保持用戶的活躍度和留存的關鍵。所以,促使紅人建立更高維度的交流機制和社交場景,成為微博一直在做的事。
直播連麥的互動方式,就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據統計,在2021年1月-9月期間,微博上共展開直播連麥總場次65萬次,頭部用戶連麥人數達3.4萬,連麥總觀看量400億次,連麥總漲粉次數達6億。
通過微博,大V可以將自己專業性的內容傳遞出去,靠著知識分享和觀點輸出樹立影響力,從而建立其自己的社交資產。而直播連麥的形式,則讓大V們可以在同一空間跨界交流,實現跨圈層社交重塑,在觀點碰撞的過程中,也刺激優質內容的生產、轉發與傳播。
同時在大V 的交流中,粉絲獲得的知識與滿足感會有真實性的提升,為用戶群體輸出多元豐富優質內容,紅人也由此得以沉淀IP影響力。
情感博主@閃光少女斯斯 在創作者收益論壇上就提到,“直播連麥是我發現的新大陸,在這里人還很少,它鼓勵你用時間換人心,鼓勵你看見眼前這個觀眾,看見她的困惑,給她反饋和陪伴,我想這是給每一個內容型創作者的禮物,也是給每一個未來能夠長大的IP的紅利”。

微博搭載直播連麥的形式,把各垂直內容領域大V的社交能量聚合起來,從內容破圈到粉絲沉淀,都給創作者提供了更多可能。

結語
全民紅人時代加速到來,在微博紅人節走過的六年里,我們見證了太多紅人的成長和行業的發展。無論時代怎樣變化,對紅人而言,微博依然是定海神針一般的存在。
微博上,各領域紅人釋放自身積極性和創造力,源源不斷地輸出著優質內容,促進著互聯網內容生態的活躍。而微博,也為各種想法的碰撞提供了土壤,又通過各種政策服務于創作者,降低了個人將自身才華變現的門檻,始終助力著互聯網的繁榮。
微博第十二年,它的價值和機會每個人都能看到。至于如何抓住這個機會,就看紅人在內容和運營上采取何種策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