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上至教育政策下到社會企業,編程教育不僅有逐漸低齡化的滲透趨勢,而且被賦予了很多時代意義。教育和人才培養都要從娃娃抓起,在當前的在線教育行業,除了英語,少兒編程可能是最火的一個細分賽道了。家長們也希望孩子們能早早接觸編程激發相關興趣愛好,培養孩子的編程思維。身患腦癱的17歲少年孫宇凡最近就在編程貓教育機構老師的輔導下,打開了編程世界的大門。
17年來,家人帶著患有嚴重腦癱的孫宇凡輾轉南北求醫,他的家人相信,不拋棄、不放棄,總能迎來事情的轉機。得益于社會的幫助,宇凡進入了家門口的小學,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小學生,和奶奶“同桌”一起讀完了小學。宇凡很聰明,盡管無法像其他學生一樣,能夠隨時跟老師完成課堂互動,也不像其他同學一樣,不懂的地方可以互相詢問,但至少在小學階段,老師講的知識宇凡一學就會。還有幾次考試拿了全班第一。可是,上了初中后,考試不再允許代筆,這對宇凡來說是一個打擊。
北京某康復中心的醫生曾給宇凡家人建議:可以讓宇凡練習用腳打字。“他的病完全治好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會用計算機,系統學習電腦計算機技能,這也會是陪伴孩子的方式。”
一次偶然的機會,宇凡媽媽無意中發現一家名為“編程貓”的少兒編程教育。那里的冀老師很愿意教身殘志堅的宇凡學習編程。據冀老師介紹,少兒編程門檻低、上手快,基本都是從游戲開始。就這樣,宇凡開始跟隨冀老師從最簡單的用編程語言繪制五角星和繁花圖開始學起,一周兩節課,培養編程能力。
宇凡家人驚喜地發現,宇凡數學功底好,在編程上也的確小有天賦。即使是用腳完成代碼寫作,他完成任務的速度也不比其他正常孩子慢。 通過編程,宇凡重新獲得了自信,宇凡奶奶說,學習編程后,宇凡也更愛說話了。因為在編程中他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剛開始,冀老師給宇凡制定的目標和課程進度低于其他學生。半年后,他發現給宇凡制定的目標已經不夠了,便讓宇凡跟上其他學生的進度。現在,宇凡的學習難度遠高于其他孩子。在前不久的全國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測試考試中,宇凡取得了96分的成績,這意味著宇凡對已學知識掌握得非常好,在編程貓的幫助下,宇凡將不再只是一個“殘疾人”,他可以發揮自己的價值,將來靠自己的本事謀生,和其他的孩子一樣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