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純內資、具有國資背景的云計算公司,UCloud優刻得在數據安全流通領域起步最早、落地案例最多,在打造公共數據開放標桿案例的基礎上,將加快探索企業間數據交易及跨境數據流通。
近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要充分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推進我國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數據要素價值釋放邁上新臺階。
2020年,我國數據總規模達到3.9ZB,同比增長29.3%,占全球數據總量9.3%,居全球第二位。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產率,賦能現代化經濟體系高質量發展;有助于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作為純內資、具有國資背景的云計算公司,UCloud優刻得在數據安全流通領域起步早,2017年,UCloud優刻得參加由王懷民院士負責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云計算和大數據”專項——“軟件定義的云際計算基礎理論和方法”項目,首個推出數據安全流通平臺——安全屋,運用數據沙箱、安全多方計算、區塊鏈、數據加密等技術,創新提出數據“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的理念,解決數據要素流通困境,確保數據在流通過程中“可用不可見”、“可用不可拿”。
安全屋涵蓋隱私計算三大技術方向
經過幾年的探索目前安全屋涵蓋的三大隱私計算平臺,分別是:
可信數據沙箱平臺,基于可信芯片技術,解決安全邊界、信任可見問題。通過數據沙箱與人臉識別技術、視頻監控技術結合,確保數據在沙箱內完成計算、運行、分析,所得數據分析結果經過相關人員審計檢查,確認合法合規,才能帶離沙箱,適用于政務、金融等場景下的數據安全流通。
安全多方計算平臺,基于密碼學、同態加密、差分隱私等安全技術實現安全多方計算,適用于數據不可匯聚且隱私度較高、數據分布在不同分支機構的安全流通場景,如醫聯體、高校科研等。
聯邦學習平臺,基于完整的機器學習框架,將分布式特征提取和聯邦模型計算合理規劃,適用于數據不可匯聚,以圖片視頻、語音為代表的多媒體數據。如AI影像資料的數據分析等。
落地場景最多的數據流通產品
推出至今,“安全屋”已廣泛應用于政府、金融、醫療等領域,是目前行業應用覆蓋較廣的一款數據安全流通解決方案。
在政務領域,廈門市基于UCloud優刻得安全屋,建立了全國首個大數據安全開放平臺,共有全國50多家大數據處理、分析、開發、應用機構入駐,形成廈門大數據開放的生態產業鏈。目前,大數據安全開放平臺開放數據 994萬條,開放數據目錄881個,參與市級部門達37個。
在金融領域,上海城市定制型商業補充保險“滬惠保”,依托UCloud優刻得安全屋提供數據沙箱服務,形成基于云端安全技術、計算技術和流通規則的大數據應用解決方案,將數據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確保“滬惠保”在安全環境下合規調用上海市公共數據開放平臺醫保數據,截至投保完成,共有739萬人完成投保,成為公共數據賦能民生的典型樣本。
在醫療領域,2021年上半年,UCloud優刻得聯合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結合安全屋和優鈦私有云平臺,建立一套安全、可控、開放的血管外科智能數據管理平臺,幫助醫院等提升運營效率,加速科研創新成果轉化。
探索企業間數據交易與跨境數據流通
2021年11月25日,上海數據交易所揭牌成立儀式暨2021上海全球數商大會在滬舉行,上海市數據交易專家委員會同步成立。UCloud優刻得成為首批100家簽約的數商之一。
未來UCloud優刻得在數據安全流通領域會按照三個階段發展規劃:
第一階段是幫助政府做數據開放,現在UCloud優刻得已經樹立了滬惠保、上海普惠金融平臺等不少行業標桿,下一步會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第二階段是推動企業和企業的數據流通,UCloud優刻得想找準合適的落地行業,讓數據開放流通產生真的價值。
第三階段就是做跨境的數據交流。數據和商品一樣,流通了會產生價值,但如何安全合規地發揮價值,就需要政府和企業來探索,需要更多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