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王輝)近年來,隨著國內資產管理行業的飛速發展,各類金融數據服務終端與投資科技企業也在不斷迭代自身技術能力,瞄準更高效、更智能、更接地氣的智能投資和研究服務。將自身定位于“智能投資外腦”的通聯數據,在2021年獲得數億美元融資并打破國內投資科技賽道最高融資紀錄之后,2022年伊始就將公司的智能投資產品和服務進行新一輪的升級。日前,通聯數據CEO王政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未來十年資產管理行業仍將會蓬勃發展。通聯數據將聚焦于為專業機構打造“智能投資外腦”,協助各類資管機構拓展其在投研、營銷、客戶服務等方面的能力圈。
從靜態數據終端到智能投資外腦
王政曾任彭博研究部經理、巴克萊全球投資公司基金經理,以及國內大型公募機構博時基金的股票投資部總經理、首席量化投資官,擁有超過20年資產管理、金融信息平臺研發和大數據行業的豐富經驗。在他看來,從技術角度出發,全球資產管理行業,先后經歷了“前計算機時代”的資產管理1.0時代、計算機主導的資產管理2.0時代(數據聚合);而目前則正大步邁入“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數智化3.0時代”。
通聯數據自2013年創立以來,就持續致力于構建一套“基于知識圖譜和認知智能的信息數據平臺體系”,讓高水平專業投資研究人員能夠從海量數據信息中萃取出有效的投資信息,使得這一投研平臺能夠成為研究員、基金經理、資管機構真正“接地氣”的智能助手。王政表示,傳統信息數據服務平臺,通過“數據聚合”的方式,分門別類實現數據一站式呈現。但這種數據呈現是靜態的,并沒有挖掘數據之間的深度關聯、深度思考、匯總和歸納的認知能力。而基于認知智能技術的信息數據服務平臺,則引入了像人腦神經一樣的認知智能神經網絡,聚焦于深度挖掘數據之間的關聯,進行數據背后有效信息的匯總和歸納呈現,升級為一個會思考的“智能外腦”,充當專業研究人員的智能投研助手,提供更多更具有價值的投資決策參考。
目前,通聯數據通過由國內一流研究員搭建的宏觀、行業、公司的研究邏輯和投研框架基礎,加上自身在認知智能技術和算法方面的積淀,在業內首家倡導“HI+AI”(機器智慧+人類智慧)人機結合投資新范式。這套人機結合的新范式,既充分沉淀了前人的投研知識圖譜,更充分發揮了機器學習在處理海量數據時的優勢和價值,這種互補性所產生的價值,得到公募、私募、券商、資管等多類別金融機構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團隊的認可。
資管機構比拼將更依賴于“數智化”
對于未來資管行業的發展前景,王政表示,從三方面來看,未來十年中國資管行業還將有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王政進一步表示,未來資管機構的比拼,將會更加依賴于“數智化”。“這一點就像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家投資機構不使用計算機的話,就很難在市場上發展壯大了。”
除了提供專業的資產管理投研服務之外,通聯在數字化賦能上,也能夠將智能數據終端的專業投資理財能力,或者其中某個模塊,快速整合到機構客戶的業務流程之中,以人工智能的方式協助各類資管機構拓展其在個人客戶營銷和服務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