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的疫情形勢正在悄然抬頭,不少人都選擇了居家抗疫。
其中上海作為此次疫情重災區,以黃浦江為界的住宅小區,普遍實施了封閉式管理,所有人員足不出戶,人員、車輛只進不出。由于疫情的防控趨嚴,上海市民對日常生活物資的需求急劇加大,特別是線上訂單比日常暴增,配送運力出現嚴重缺口。而這也導致用戶無法及時提取物資。
近日,盒馬啟動社區集單服務。松果財經獲悉,據鈦媒體消息,盒馬針對上海的抗疫形勢,緊急啟動社區集單—眾多居民社區確定牽頭人,針對社區住戶的購物需求,集中下訂單,交由盒馬相關對接人員。商品定時、定點地配送至小區。
值得一提的是,測試階段,社區集單在楊高南路店上線,不到半天,就接到 2000多人集單需求。4天內,該服務完成第一階段鋪設。
截至3月29日14時許,盒馬“社區集單”已與上海756個社區建立連接,在不同區域分別由盒馬鮮生、盒馬鄰里、盒馬X會員店承接。
隨著盒馬服務“升級”而來,這無疑為緩解了線下供應緊張提供一層助力。
在人手方面,盒馬總部數百名員工,也加入到一線門店的支援工作中。針對盒馬X會員店、盒馬鄰里的運力缺口,員工們自發組成私家車義務配送隊,分擔配送小哥們的壓力。據不完全統計,私家車義務配送隊的車輛達到100輛,在上海地區防控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展開配送。
此外,集單服務不僅用盡量低的價格組合了日常所需,而且還能再短時間內縮短消費者決策時間、提高購買效率,從用戶反饋度上來看,消費者對于這種供應形式也比較歡迎。
事實上,集單模式也是基于疫情防控需求的暴漲孕育而生的,目前的集單模式主要是對接微信群,以社區集單配送的方式來保障物資供應。
但從長遠來看,這種集中采購的方式或許并不占據優勢,目前是人手和門店的缺失,導致貨品供不應求,而隨著門店以及員工回到正常的秩序中,消費者豐富的個性化需求則占據主導,
這也對貨品的品類提出了更多要求,而集中采購模式,單一品類反而會降低用戶購買的意愿。
但不可否認的是盒馬是到店自取或者自己去買,這樣集單的話就能提升訂單效率,配送效率也可以增加。
隨著此次盒馬迅速響應,或許在消費者心智占有率上又增加正向的一環,這無論是對消費者而言還是盒馬本身而言都是“雙贏”的局面。
或許隨著此次盒馬集單服務的推出,未來或許還會有更多便民服務在等著我們。
【來源:松果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