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年輕人不準點下班”的微博引發討論。在當下職場,加班已是家常便飯。據統計,超3成年輕人從未準點下班,經常加班占比近8成。尤其在金融、地產、互聯網行業,“996”、“007”成為工作常態。不禁要問,這屆年輕人為什么不準點下班?每個人都在努力工作,是想過上更好的生活,無可厚非,但“加班”確實影響了正常生活。關于加班原因,一份調研結果顯示59%的受訪者是因為工作太多無法完成。有時候,方法可能比努力更重要!
每每進入辦公室,打開手機電腦,看見99+未讀通知,一種緊迫感瞬間上頭。雖然眼前工作堆積如山,卻需先回復各方消息。職場人一天當中與他人溝通時間要遠遠超過其他工作時間,如果你還在手機鍵盤打字,這效率太低了,一不留神就錯失商機;如果回語音消息,方便自己卻麻煩了別人,帶來極差的印象。身邊的同事往往選擇加班,所以你也隨波逐流下班點不下班。加班成為一種現象,比如大望路的打工人誰不加班?就是卷唄。
掌握打字技巧,對日常辦公真的很重要。舉一個小例子,一般手機敲一行字用12秒,而訊飛輸入法AI語音輸入3秒就足夠。一天中如果累計4小時在用手機打字溝通,現在你有一個機會,通過語音輸入處理重復冗余工作,1小時就搞定溝通,科學“反內卷”比你無謂的努力有效多了。原本需加班到9點的工作,現在6點下班就能做完,何樂而不為?
人工智能技術大發展是為了幫助人提升生產力,用AI的方式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復勞動,大大提高效率。訊飛輸入法AI語音輸入,1分鐘輕松輸入400字,識別準確率超過98%。面對復雜場景下語音識別難題,訊飛內置新一代語音識別框架,令高噪、小聲說話、多人說話的場景都能準確識別。你不用九頭六臂,也無需埋頭奮筆疾書,就可以大大縮減溝通時間,向無意義的加班和忙碌say goodbye。
關于加班內卷,不少職場新人坦言“剛研究生畢業,就是想卷一下”,“為了日報多寫兩行”,“下班吧也沒事干,加班吧還能跟領導混個眼熟”……其實想要準點下班,除了利用高效的辦公工具,做事情要有目標性聚焦于工作本身,還應學會跟領導溝通一下工作量,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