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暴發以來,數字經濟的發展不斷加速,成為復蘇全球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作為互聯網的未來形態——元宇宙無疑是當下最火爆的數字產業賽道之一。元宇宙描繪了一個虛擬與現實共生的人類未來,從娛樂、社交到教育、工業,各行各業借助元宇宙進行遠程全真互動也將成為可能。于是這個源自于科幻小說中的幻想在各大廠商的長期布局之下,有望成真,使虛擬顯示不再虛擬。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流量見頂,主要互聯網公司的收入增長持續下滑,主要營收項目增速減緩,用戶增長停滯,如今行業被烏云所籠罩,而元宇宙則成為了互聯網廠商的自救方法。元宇宙代表了全新的故事,它在虛擬空間中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現實”,所有現實產業都有可能在其中重建,而需要被重構的世界使得所有廠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新老玩家都在這里看到了在新秩序里搶占市場份額的希望。于是國內外數字科技巨頭在系統、應用、硬件、軟件等核心產業深度布局,搶跑元宇宙應用落地。

而作為元宇宙的載體,VR/AR與元宇宙之間聯系密切,甚至在元宇宙發展初期,兩者幾乎畫上了等號,而如今的熱點話題實質上指圍繞VR/AR相關產業鏈。據新浪VR不完全統計,2022年一季度國內公開披露的VR/AR投融資事件共57起,其中已披露融資數額的共30起,融資總額在49.3億元人民幣以上。與去年同期相比,2022年一季度VR/AR投融資數量和數額都呈爆發式增長,今年僅一季度VR/AR投融資在數量上相當于2021年全年的48%,在融資總數額上相當于去年全年的55%,整個VR/AR領域投融資在數量上合規模上均呈高速增長態勢,日益進入新的快速發展階段。

(數據來自新浪VR×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聯合出品)
從投資類型來看,一季度57起投融資事件中,最受關注的細分賽道是VR/AR應用服務類賽道,共18家該類型企業獲得融資,在一季度VR/AR投融資事件中占比32%;其次是VR/AR內容供應類企業共13家;VR/AR終端設備生產商和核心器件供應商類企業均為9家,內容分發平臺類為8家。

(數據來自新浪VR×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聯合出品)
通過信息整理,我們發現互聯網企業整體上更喜愛智能硬件廠商,騰訊、阿里分別投了一家VR/AR硬件廠商,谷歌也收購了開發VR/AR顯示器開發商Raxium。國內手機四巨頭華為、小米、OPPO、vivo則偏向自主研發,公布多項與VR/AR有關的專利,涉及VR/AR基礎技術、外觀設計、光學顯示等多個領域。此外USPTO近期公布了一組蘋果AR/VR相關專利,其中包括了超級變焦顯示方案,單向透明的外側透鏡裝飾,頭顯充電管理,眼神注冊與輸入等。由此說明技術革命仍然是元宇宙產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兆威機電(003021)多年布局虛擬現實行業,通過微型傳動模組,實現智能化VR瞳距調節,提高調節精確度,提升用戶體驗。兆威的IPD調節驅動系統內置傳感器,可將數據轉換為電力驅動裝置。當用戶戴上產品時,用戶眼睛凝視鏡片傳感器收到信號后,微型電動調節機構自動啟動旋轉運動轉變為推桿的直線運動,從而帶動左右鏡片根據適合用戶的瞳距來進行自動對焦,智能控制鏡片移動,達到用戶適合的瞳距,增強體驗感。同時用戶也可以按自己的觀影習慣手動調節瞳距。在微型電動調節機構運行的行程精度上,微型驅動機構可精確到1S走0.05mm行程,保證瞳距調節的精度。

在2021年世界VR產業大會上,華為副總裁、首席科學家羅巍將下一代互聯網定義為全息互聯網,這與元宇宙概念的爆發不謀而合。他說:“在多年信息技術研究的基礎上,華為將下一階段定義為‘全息’,這也是華為認為下一代互聯網會是‘全息互聯網’的原因。”在未來人類將不止生活在物質世界當中,而由VR所構建的虛擬現實也將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2022年元宇宙步入發展黃金期,攻克VR/AR技術難題,將成為各大廠商的集中發力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