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被業界認為是AR/VR行業的高光之年,各式各異的新款頭顯百花齊放。在Facebook Connect 2021大會上,扎克伯格宣布,將其母公司Facebook改名為Meta,并將其股票代碼FB改為MVRS,標志著科技巨頭正式踏入了元宇宙領域。同年由Meta出品的VR頭顯Quest 2累計出售1000萬臺,標志著全球VR設備的實際用戶量已突破1000萬大關。而早在2019年Facebook Connect大會上,扎克伯格就表示:“一旦跨過1000萬用戶的門檻,我們認為內容和生態系統就會爆炸性增長。”這一切或許意味著,萬眾期待的VR元年可能在不經意之間已經到來。
根據IDC《全球AR/VR頭顯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1年第四季度》,2021年全年全球AR/VR頭顯出貨量達1,123萬臺,同比增長92.1%,其中VR頭顯出貨量達1,095萬臺,突破年出貨量一千萬臺的行業重要拐點,其中Oculus份額達到80%。預計2022年,全球VR頭顯出貨1,573萬臺,同比增長43.6%。IDC認為,2021年是AR/VR頭顯市場繼2016年后再度爆發的一年,相較于5年前,從硬件設備、技術水平、內容生態、創作環境上來說,相較五年前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行業生態更加健康,產業基礎更為牢固。
AR/VR用戶的增長則同樣激發了應用領域的多樣化。2021年元宇宙成為AR/VR業內的最大熱點,它以沉浸式體驗為核心,激發各大廠商尋找新的入局點,在這其中硬件的更新是提升用戶體驗、激勵產能提升的根本解決方案。佩戴VR頭顯時的眩暈感是如今AR/VR業內最大的詬病,當人眼獲得的運動感知與身體獲得的運動感知不符時便會產生,若能夠精準調節顯示畫面則能緩解。眾多VR設備商場從沉浸式體驗端撕開破局之路協同兆威機電(003021)通過微型傳動模組,實現智能化VR瞳距調節,提高調節精確度,提升用戶體驗。兆威的IPD調節驅動系統內置傳感器,可將數據轉換為電力驅動裝置。當用戶戴上產品時,用戶眼睛凝視鏡片傳感器收到信號后,微型電動調節機構自動啟動旋轉運動轉變為推桿的直線運動,從而帶動左右鏡片根據適合用戶的瞳距來進行自動對焦,智能控制鏡片移動,達到用戶適合的瞳距,增強體驗感。同時用戶也可以按自己的觀影習慣手動調節瞳距。在微型電動調節機構運行的行程精度上,微型驅動機構可精確到1S走0.05mm行程,提高瞳距調節的精度。
此外,除了應用于游戲等休閑娛樂領域,在B端市場上,AR/VR展現了更多的可能性。教育培訓是當前VR 在 B 端的核心變現場景之一。VR賦能下的教育,交互性更強、展示效果更為生動有趣,還可通過重復利用的課程及模擬的方式節省教學耗材,讓高危的教學實驗變得更安全,同時能夠提供一些無法在現實里進行教學的課堂實現方案。根據陀螺研究院統計,2021年國內VR/AR教育培訓市場規模為26億元,其中以財政支出覆蓋為主的大中小學智慧課堂和教室市場規模達到16億元,此外,職業教育,包括VR駕駛實訓,頭部駕校今年開始大規模普及使用,打開了VR教育培訓的新市場。
AR/VR的生命力還在醫療領域展現。根據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虛擬現實(VR)可以有效幫助治療精神病患者的癥狀。該研究由牛津大學和牛津健康NHS基金會的研究人員領導,旨在治療廣場恐懼癥,幫助患者重新參與日常活動。它把他們從宅在家里的生活帶回到外面的世界。在這項基于 346 名患者的研究發現,自動化 VR 療法可以“顯著減少”焦慮和回避痛苦的癥狀,該技術特別有利于那些癥狀嚴重的人。該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該技術有可能增加獲得有效治療精神病的幾率。
在其他領域同樣也有AR/VR的成長土壤,例如能源領域印度綠色能源公司 ReNew Power 利用 VR/AR 推動可再生能源建設工作,再如金融領域渣打銀行在《The Sandbox》購入虛擬土地。AR/VR硬件產品的再研發和場景落地,是各大科技巨頭紛紛入場的關鍵。虛擬現實是未來的終極發展方向,勢必也會影響AR/VR應用多點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