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認為創新至關重要,但因復雜的數據基礎架構而受到阻礙
36% 的受訪者表示云計算讓復雜性進一步加劇
2022年 5 月 10 日——中國企業普遍認為技術創新對于推動未來增長至關重要,但61%的企業表示復雜的數據基礎架構阻礙了這一進程。
全球領先的現代通用數據庫平臺MongoDB近期發布《2022 MongoDB數據與創新報告》,該調查報告是一項針對亞太地區2,000余名(包括中國400余名)開發者、IT決策者等專業技術人士的詳盡調研,展示了創新的重要性,以及阻礙創新的隱性負擔。
創新是當務之急,但時間卻沒有被用在刀刃上
在中國,81%的受訪者表示,數據處理是應用程序構建過程中最困難的環節,而在應用程序開發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技術挑戰則是處理不同格式的海量數據。
盡管高達92%的受訪者認為定期構建新的應用程序和功能是企業獲得長期成功的關鍵,但許多機構認為能真正用于創新的時間非常有限。受訪的開發團隊和IT決策者均表示,他們在現有數據、應用程序和基礎設施維護方面所花費的時間(27%)與用于構建全新的增值功能或應用程序的時間(28%)基本相當。
調查指出,47%的受訪者認為其組織機構的數據架構較為復雜,61%的受訪者認為這種復雜性是制約創新的主要因素。受訪企業表示,無法創新所導致的最嚴重后果將是成本上升,及無法從數據洞察獲得競爭優勢。
MongoDB公司首席技術官Mark Porter表示:“縱觀所有處于創新前沿的公司,我們會發現,這些公司并沒有將創新外包給第三方。相反,這些組織機構的管理層深諳軟件構建的復雜性,所以更加愿意為自己的開發團隊配備有效的解決方案,幫助他們提高效率。而我們的調查結果與從企業高管處獲悉的信息是一致的。企業正因為使用復雜的遺留技術而讓開發團隊的工作受到影響。負責數字化轉型項目的企業高管應該聚焦于如何盡快部署應用程序、更快地迭代,以及有效安排發布排期。”
對于多數企業而言,上云和數字化轉型增加了復雜性
大多數機構(58%)認為數字化轉型使其數據架構變得更加復雜。然而,在談到上云時,一些公司顯然有著不同的體驗。45%的受訪者表示,遷移到云端有助于簡化其數據架構,而36%的受訪者則表示,上云實際使其數據架構變得更加復雜。遺留數據基礎設施被視為另一個創新制約因素,59%的受訪者表示其阻礙了創新技術的發展。
隨著對現代應用需求的日益增長,諸如搜索功能或移動應用程序等更多內容被陸續添加,這會導致整體構架隨之臃腫。例如,31%的企業稱其數據庫數量多達10個以上。這意味著,開發人員需要花時間維護不同的多個數據模型、集成數據源、支持遺留系統及安全修復等方面。
MongoDB北亞區副總裁蘇玉龍表示:“從調查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并非所有企業都能享受到云帶來的各種益處。許多機構只是將現有的基礎架構遷移至云平臺,再一步一步添加新服務,致使本地存在的問題在云平臺上還是一樣會存在。企業應該采取不同的方法。我們注意到,一些最具創新性的企業對應用平臺進行戰略性投資,從根本上改善四大關鍵領域,1)提高開發人員效率,2)優先考慮使用優質且可重復使用的架構,3)輕松實現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以及4)采用既具有部署靈活性又側重于多云模式的方法。”
該調查結果還包括:
• 創新的首要任務是提高內部效率/生產力
• 造成數據復雜性的最大因素是開發新產品或新功能的壓力
• 最大的技術挑戰是處理不同格式的海量數據
關于MongoDB
MongoDB是全球領先的現代通用數據庫平臺,旨在助力開發人員及其構建的應用程序釋放軟件和數據的力量來創造、轉變和顛覆行業。MongoDB總部位于紐約,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3,000多家客戶。MongoDB數據庫平臺下載量已超過2.1億次,MongoDB University全球注冊用戶累計已超過150萬。
數據說明
*MongoDB攜手CensusWide公司,對印度、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澳大利亞、新西蘭、中國內地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2,043名受訪者進行了調研。我們的調研對象為開發人員和IT決策者。
開發人員指“從事軟件應用程序構建和創建的人員,其職責包括編寫、調試和執行應用程序代碼。”
IT決策者指“獲授權在公司內制定戰略性IT決策的員工,包括(但不限于):IT專業人員的招聘、全新IT軟件和硬件的采購、以技術為重點的研發決策、數據管理和數據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