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旗下騰訊音樂數據研究院重磅推出《2021華語數字音樂年度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從不同側面觀察并解析行業發展變化。在行業宏觀回顧中,《白皮書》首次提出了“五維行業分析”,以“行業生產力”、“新歌消費力”、“頭部流動性”、“生態多樣性”、“內容跨界力”五個維度衡量華語數字音樂的發展態勢。
據《白皮書》顯示,2021年全年新歌總量達到114.5萬,相當于2021年平均27秒就會誕生一首新歌。華語新歌熱度不斷升溫,中國垂類音樂大盤熱度逆勢增長,廣告營銷歌曲成為了品牌出圈的流量密碼,華語數字音樂行業的新歌生產規模也步入百萬級時代。

行業生產活力釋放流量結構呈現“兩頭蓬勃”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音樂人獨立創作發行音樂已經成為常態,圍繞創作者所搭建的生產、宣發和銷售一體化的市場也愈發成熟,普通音樂愛好者參與創作和發行的門檻大幅降低,行業的生產活力被進一步釋放。新歌的生產規模無疑是最能體現當前行業生產力的核心數據。《白皮書》數據表示,2021年新歌總量達到114.5萬,同比2020年增長53.1%,這也是華語新歌年產量首次突破百萬大關。同時,新歌的全年總播放量也大幅攀升,較2020年同比增長9.3%,與老歌相比穩中擴大,競爭力較強,占2021年華語歌曲播放份額的24.3%。

此外,《白皮書》顯示,2021年華語新歌的流量結構呈現出“兩頭蓬勃”的特點。在華語新歌總流量池中,頭部和長尾新歌的份額增加,全年播放量過億的爆款新歌變多。其中,超千萬全年播放量頭部新歌的數量較2020年同比增長了2.1%。由于新歌總量供給旺盛,更多年播放量100萬以下的長尾新歌參與到競爭當中,播放量同比增長54.1%。

互聯網推動生產力進一步下沉,加上內容工業化進步,使長尾供給持續旺盛,爆款方法論越趨成熟化,更多中腰部新歌進入頭部梯隊,大量歌曲被聽見的可能性越來越高。未來,如何探索開辟出更多、更豐富的上升通道,讓品質和特色兼備的歌曲進入中腰部陣列、乃至成為頭部爆款,是行業后續的一個重要思考方向。
垂類音樂大盤熱度不減,音樂與各內容場景的融合發展日趨專業
在大眾流行之外,豐富的垂類音樂不僅為聽眾提供了多樣的選擇,同時也激發了未來內容創新的生機。以搖滾、民謠為代表的老牌音樂流派,和以說唱、電子等為代表的新興音樂流派,共同構成了音樂行業的垂類曲風生態。不同流派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在消費端視角,各流派不同的受眾規模和接納度體現在流派大盤熱度上。
2021年,說唱、R&B、電子、搖滾以及民謠5大流派的百萬+大盤新老歌數量較2020年同比增長了4.5%。其中,說唱類、搖滾類和電子音樂位列前三。與2020年大盤相比,作為老牌流派的搖滾表現穩定,同比略降0.9%;說唱類、電子類增勢明顯,分別同比上漲13.8%和11.8%??梢娤M端依舊活躍,多年市場教育初見成效。

除流派外,中華文化、國際潮流等圈層的音樂消費熱度也繼續提升,其中以國風歌曲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圈增勢十分迅猛,與2020年大盤相比提升了26.2%。這意味著,多元的小眾音樂開始走入主流視野。

同樣體現音樂作品內容的,除了垂類音樂之外,還有跨界音樂。整體來看,隨著音樂與不同場景的融合日趨專業,在各場景頭部IP驅動下,爆款內容頻出。音樂的跨界聯動能力不僅擴大了影視、動漫等其他藝術形式的影響力,更逐漸滲入商業領域,廣告營銷歌曲成為更多品牌出圈的“流量密碼”。

動漫音樂方面,其近三年內受頭部歌曲影響較大,新歌數量逐年遞減,歌曲總播放量起伏不定,但仍不乏像騰訊音樂榜首個雙榜第一、《英雄聯盟:雙城之戰》動畫劇集中文主題曲——《孤勇者》這樣的優質作品出現。除此以外,品牌合作音樂近三年的新歌數量逐年遞增,讓音樂跨界聯動的能力不斷加強。2021年,品牌合作音樂新歌熱度及播放量均突破千萬。根據《白皮書》分析,以阿肆與屈臣氏合作的《熱愛105°C的你》以及《蜜雪冰城主題曲》這兩首2021年爆火的廣告歌曲為例,品牌合作音樂近年來掀起熱潮的共性原因,不僅在于其具有二度創作的條件,還與當下年輕人的心理完美契合。
《白皮書》不僅嘗試以全新“五維行業分析”去推動構建更科學的行業評價標準,還專門增設行業焦點觀察,聚焦行業重大議題,全景解析中國數字音樂產業的變化趨勢,為音娛行業輸送數據背后的內容洞察,提供有效的數據成果和案例參考。
作為TME旗下的音樂數據研究品牌,騰訊音樂數據研究院致力于打造國內音樂領域第一專業智庫,依托TME及行業伙伴的多元產品與服務、海量用戶和音樂數據,針對華語數字音樂進行綜合性盤點及深度洞察,截至目前已相繼發布《2020華語數字音樂年度白皮書》、《重度樂迷:數字音樂的逃荒與拓荒者》、《國風音樂內容生態報告》、《游戲+音樂:雙賽道加持下的熱門生意》等各項研究報告,為行業更深層次理解音樂產業價值帶來新的啟示和思考,推動數字音樂行業更健康、良性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