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行為在短視頻時代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對短視頻平臺的反詐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近日,抖音發布《2022年抖音反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表明,為應對形式多元、花樣百出的網絡詐騙行為,抖音安全部門持續升級反詐能力,已建立起事前攔截、事中阻斷、事后治理的多場景能力。
《報告》顯示,在事中攔截方面,抖音平臺以站內信、浮條、彈窗、視頻通知、自動語音外呼、人工外呼等多種方式,日均發出風險提醒超150萬次。其中,平臺每天撥出人工電話時間達585分鐘,日均回掃并處罰風險賬戶超過1000個。
目前,平臺每天運行反詐模型100多個,執行風控策略9000多條,攔截風險賬號登錄3億多次,阻斷了超過93%的欺詐行為,保護70萬潛在受害人防詐。
同時,抖音還積極通過產品功能創新、反詐宣傳、線下打擊等方式加強反詐治理。抖音推出的智能化功能抖音小安,可為用戶提供警告、核實、干預等反詐服務,每日可識別超過160萬潛在風險帳號。2021年,平臺累計注冊反詐宣傳相關帳號超過 4500個,反詐宣傳視頻播放超過 136 億次,直播總時長超 5300 小時,相當于不眠不休的 220 個日夜。
在線下,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期間,抖音協助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共計打擊詐騙相關犯罪團伙140個,協助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576名,破獲系列案件800余起,覆蓋多省。
《報告》顯示,詐騙行為在短視頻平臺目前處于前期階段,隱匿性較強,90%抖音受騙用戶被吸引至微信等第三方平臺后,上當受騙。正式得益于抖音的積極治理,平臺目前日均攔截了93%的詐騙行為,2022年4月用戶舉報量同比下降78.96%。但隨著詐騙行為日趨“多元化”,不法分子主要通過刷單、理財、仿冒、購物、招工、情感等形式實施詐騙,反詐工作仍然艱巨。
此外,《報告》還披露了網絡詐騙受害人群的特征。受騙者中,男女占比分別為61.62%和38.38%,年齡則是“24至30歲”與“31至40歲”兩個階段最為集中,占比31%和36%。在職業上,“學生”與“待業人士”最易受騙,占比11.45%與4.16%。“快遞員”與“醫護人員“最為警覺,僅占1%和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