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看門道
社會化商業時代,企業不僅是其中一個功能單元,也起到連接器的作用,每個單獨的企業單元相互鏈接起來,就形成了社會化商業生態系統,形成產業互聯。技術的迭代給企業數字化轉型與變革賦予新能力。云原生技術,由于天然生于云上,可以最大化利用云的能力,構建和運行可彈性擴展的社會化應用。同時,通過混合云技術可以實現云上云下的數據與系統融合,更好支撐多云環境下的社會化場景落地。
“咱們中國企業,更喜歡把核心系統放在自己本地。”用友網絡平臺與數據智能事業部數字化咨詢專家劉巖話鋒一轉,“但是,也有一些外圍應用已經普遍開始使用公有云SaaS服務,這些端化鏈接的應用是需要與私有化的核心系統互聯互通的。”
劉巖舉了個例子,比如人力資源領域涉及相對敏感的基礎個人信息和薪資待遇,大部分企業目前階段會采用私有的信息化系統;但是像招聘、員工服務等對外鏈接的外圍應用肯定是公有云為主。在供應鏈管理領域也一樣,比如采購、庫存這些更多會采用本地的信息系統,而招采、尋源這些接到公網的端上應用,一般會采用SaaS。
換句話說,企業大都會面臨本地的私有云異構系統間/私有云和云公有云之間/云與云之間的數據和服務的互聯互通問題,這就是混合云集成,包括數據標準、權限、服務集成。根據用友的調研,八成以上的中大型企業都是這種架構,因此混合云架構在今天幾乎是不可回避的,而全新一代的云原生技術也必然是未來企業級應用的技術發展趨勢。
從云原生到混合云集成
用友認為未來的企業將具備幾個特質:敏捷與韌性、鏈接集成、數據智能、產業互聯、柔性擴展,而可組裝的場景化應用是落地這些特質的關鍵所在。這時候,對于一家業務繁雜、系統林立的大型企業而言,就要求企業的信息系統搭建在一個解耦開放、自主可控、柔性擴展的企業數智化新底座上,來釋放企業社會化商業創新的動能。
云原生技術在全球數字化轉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產業互聯網時代,快速響應需求成為企業核心能力,基于云原生技術可以快速支撐企業快速響應需求的能力。尤其是一些SaaS廠商為了響應市場需求,業務更新周期越來越短,而且業務不可中斷。這個時候基于云原生技術進行快速產品迭代,并且抵御流量沖擊,保證系統高可用,構建系統成本更低。云原生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
也正基于這樣的需求,用友在過去兩年將其數智化底座iuap平臺基于云原生技術重構,最大化利用云原生的彈性擴展能力,構建產業互聯網的社會級PaaS平臺。
我們知道過去20年來,企業從上網通過主頁發布信息,到逐漸形成企業員工自身的統一協同辦公入口、統一門戶,再到逐漸深入到數據層、應用層、服務層、流程層、展現層進行互聯網+的全面集成,開始了數字化轉型的步伐——企業內部信息系統的集成逐漸普及,并且逐步往外部互聯網的場景進行滲透。
“我們認為從2019年到現在,企業已經從點狀的、單獨場景下的和互聯網場景建立連接的應用模式,轉向整個社會化場景通過混合云的技術進行融合來支撐社會化商業的場景落地。” 用友網絡高級技術架構師陳輝表示。
陳輝舉了一個車企轉型的例子:如今的車企都在進行汽車智聯化的轉身,傳統企業內部信息化系統的部分比如訂單、庫存、制造、設計這些在汽車智聯的全新理念下,必然要通過手機App與最終用戶、車主進行互動,通過汽車傳感器和物聯網進行運營回饋,這時候一個統一的API網關和一個統一的身份驗證,以及高效實時的數據聯動,將保障內外部系統的高安全和高可用性。而這,就需要把傳統的統一集成門戶升級為混合云集成架構。
主數據管理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基石
我們知道,大中型企業通常有多個信息系統,比如客戶系統、供應商系統、物料系統等等。具體到各個不同行業,又會有各自特征,比如醫療行業的一個三甲醫院,可能有上百個子系統,這些子系統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醫院信息化系統生成的數據類型非常多,因此在這些數據與醫院用戶的手機App或微信小程序間進行高效互動的關鍵,首先是企業內部各個系統的主數據管理。
2021年第12次入選中國企業500強的江蘇澳洋集團是一家從紡織服裝起步,如今橫跨醫療醫藥、康養、生態修復、健康投資等多元化大型民營集團企業。此前,澳洋集團由于各板塊財務標準不統一、采購標準不統一、異構系統眾多、各個系統的接口標準不統一導致集團在數據管理上面臨著諸多問題。
通過和用友iuap平臺合作,澳洋集團將主數據管理平臺定位于運營型主數據,實現了不同系統間業務基礎數據標準統一和主數據的事前管控,有效助力了澳洋集團的數智化轉型!
“混合云集成首先解決的還是在云下現有系統之間的集成,私有云的異構系統先統一標準規范。”劉巖解釋說,“通過主數據管理,可以實現優化系統應用架構,統一用主數據系統管理主數據,避免原有各業務系統間點對點對接,管理更統一、更標準;降低業務運營成本和執行風險,提高業務執行效率;提升企業數據質量,通過對主數據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更準確、全面的數據支撐。”
據悉,用友iuap平臺的主數據管理體系主要包括主數據運營模式、主數據管理組織、主數據標準規范、主數據管理流程與制度和主數據管理技術體系五大關鍵部分。
實際上,用友從2010年開始承接各種主數據的項目,在制造行業、醫藥行業、地產、消費品、供應鏈、交通等行業經過多年主數據項目實戰經驗,基本上在所有主要行業都樹立了典型的標桿案例和解決方案,形成了成熟的方法論,一直位列國內主數據市場的前列。
混合云集成YonLinker
如今,當企業內部各系統的主數據得到有效管理之后,都會更加關注如何能利用社會化數據對其進行有效補充和打造更多智能應用場景。
一般而言,社會化數據大都維護在公有云的云端。這些社會化數據有可能是供應商信息,企業可以利用這些信息進行風險預警;也有可能是客戶信息,企業利用這些信息進行客戶畫像。企業通常在云端拉取一個標準的客商模型,建立編碼規則。
一個例子,今天我們無論是在京東還是天貓在線購物,都可以實時跟蹤貨物的運輸狀態、詳細軌跡和簽收狀態,這些都是公有云云端的數據。對企業來說,合理利用這些供應鏈物流數據,就可以更好地管理庫存和生產物料,形成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這就需要用到物流查詢API。
據悉,用友將所有自身核心產品的API及嚴選生態伙伴的能力整合成APILink,為企業提供統一對外的API出口,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API托管和分發服務,結合APILink匯聚的優質第三方服務,構建技術共享、跨界創新的API生態體系。
實際上,APILink是用友YonLinker的重要組成部分。據陳輝介紹,YonLinker是用友BIP三大平臺中的一個,即連接集成平臺。
“YonLinker是對原來傳統的應用集成產品的全面升級。”陳輝解釋說,“第一個升級就在于混合云場景,現在我們相關的集成產品不只是支撐內部集成,也可以支撐混合云云上云下進行統一驗證;第二,以前做集成產品是提供開放工具為主,然后做好各個異構系統集成,而今YonLinker預置了大量的模板連接器,支持開箱即用,提高應用集成的生產力;第三,就是API網關的核心能力。”
我們知道,YonLinker是用友基于iuap平臺的社會化創新平臺YonBIP的連接集成平臺,在今天的全新云原生架構下,不僅提供包括低代碼、場景化、開箱即用等最新技術在內的安全可靠的集成服務,還通過連接用友企業云服務、用友軟件產品、第三方SaaS服務及軟件產品的混合云服務,讓大中型企業客戶和ISV伙伴在今天的社會化商業創新時代,對于跨平臺、異構系統的集成開發和數據生態融合共享不再困難。
在今天,所有的企業都或多或少地意識到,當應用服務彼此互聯互通,當應用生態實現共享、共創,對于企業來說基本就意味著共贏。而幫助企業降低了集成難度和成本并快速實現這一目標的集成開發平臺,就顯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有價值。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