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簽名與數字化OA兩大領域的頭部引領者之間,能夠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如今,e簽寶在與藍凌融合將近一年后,正緩緩為我們揭曉其中部分答案。
近日,藍凌軟件董事長楊健偉以藍凌的視角,講述了在與e簽寶融合后的變化,以及雙贏的合作過程。其中,不僅為我們提供了企業合同管理的新樣本,也給未來合同管理的數字化發展走向帶來了新的思考。
貫穿合同管理價值全生命周期,實現穩態價值供給
彼得·德魯克說過這么一句話,真正的危機不是危機本身,而是你還在用危機之前的模式思考動蕩之后的世界。
疫情黑天鵝雖然深刻刺激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但在長達兩年多時間的反撲下,也為企業帶來了一場深刻的數字化危機。目前的現狀是:企業已經進入了數字化轉型的深水區,傳統企業發展模式根深蒂固,單靠自身力量愈發難以應對撲面而來的數字化時代。
比如合同管理,看似簡單,實則復雜多變。對外,需要和外部簽訂者明確立場,達成外部共識;對內,合同可能牽扯到產品設計、銷售、客戶服務、供應管理、法務等多個部門,需要征得內部意見一致,形成內部共識。相信不少人也經歷過合同倒簽、先簽后審、簽審不一致、甚至缺乏合同管控工具等合同管理痛點。
雖然企業大多已實現了部分簡單的數字化轉型動作,但大部分企業依然飽受合同管理數字化進程“落后一步”的困擾。想要進一步打通數據煙囪、挖掘企業數字化價值,合同管理已成為其前進道路上的必須打通的障礙。
面對合同管理難題,企業數字化有了最優解的可能。e簽寶與藍凌共同給出的答案是:為企業賦能合同管理全局性能力,助力企業客戶貫穿合同管理價值全生命周期。
作為生態OA引領者、數字化辦公專業服務商,藍凌成立于2001年,先后助力中信、萬科、小米、P&G等數萬家知名企業實現了智慧管理與高效辦公的工作變革,并與阿里、華為、金山、e簽寶等50+家廠商達成戰略合作。
e簽寶則是電子簽名領域最早的實踐者,為政府和企業、個人用戶,提供全球領先的,電子合同全生命周期服務。雙方在2019年確認對方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并著手建立長期的、具有建設性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在合作之初就已聯合推出了“藍凌 x e簽寶“的四大融合計劃,可以滿足平臺用戶各類合同簽署、合同管理的需求。
具體來說,e簽寶與藍凌低代碼平臺EKP進行了深度融合與捆綁,兩個平臺均嵌入了e簽寶的簽署能力;e簽寶進入藍凌EKP、EOP雙輪驅動系統,在合同管理上不用集成;藍凌與釘釘深度合作的集成中,e簽寶的簽署能力都是其獨有的簽署工具,專屬釘釘藍凌版的融合;e簽寶融入藍凌信創OA,信創目前主要切入政務及金融兩個大塊,e簽寶滿足政府、金融領域對安全可控的要求。
市場品牌方面,雙方面向內部開展了多項總部&區域各種高層交流會、內部培訓會,團隊賦能會等,提升一線聯合作戰能力;面向客戶推出“春茗會”、老客戶專項、行業沙龍、技術研討會等活動。線上社群運營、社媒互推,IP聯動、品牌聯動也從未停息。
過去一年,藍凌和e簽寶共同為云南中煙、福建農信、中集、中鐵等一大批企業集團打造了智慧合同管理+電子簽署平臺。比如,某全國TOP10地產集團案例:用印控中臺實現了集團總部、分部、各地項目大大小小數百枚印章均實現了標準化、電子化、移動化管理;某知名保險公司案例:使用電子合同和簽章系統有效杜絕虛假簽章,從源頭上阻斷虛假簽章帶來的風險。
合同的簽訂也只是合同管理的開始部分。在越來越復雜的商業環境下,合同簽訂前管理、簽訂中管理、履行中管理、履行后管理等不同環節都面臨著風險,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對于數字化轉型的企業來說勢在必行。
而e簽寶融合藍凌的價值更多的體現在,統籌協調企業內外各個合同相關方,用數字化貫穿合同管理價值全生命周期,打通了這一數字化關鍵節點,并且在身份認證、印章管理、印控中臺、公文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創產品,為客戶提供更流暢更完善的數字化體驗。
打出合同管理“組合拳”,釋放數字化新動能
企業運營是由一系列交易活動所構成,交易活動的背后就是一份份合同。合同質量既是支撐商業目標的達成,也是公司面對重大風險的屏障。
據數據統計,法務會將80%的時間花費在處理合同相關的工作,只有5%-10%的時間和精力用于進行分析與輔助經營工作。合同管理已成為拖慢企業數字化發展步伐主要原因之一。為什么e簽寶與藍凌聯手打通合同管理,能夠為企業數字化進程帶來這樣顯著的推動力?
首先,e簽寶所處的電子簽名賽道極其重要,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底座級支撐,也是實現合同管理數字化的前提。
電子合同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最后一公里”,需要串聯起企業各個板塊、產業鏈各個環節。而電子簽名本身存在網絡效應,由于合同簽訂需要多方參與,大型客戶更易引發鏈式效應,能夠帶動上游企業同樣使用公司電子簽名及其他服務,也能迅速觸達更廣泛的行業與客戶群體。
其次,e簽寶深耕電子簽名領域多年,已經打造出可以實現大型企業電子簽名+智能合同管理的三位一體化法務中臺方案。
在合同管理上,可以提供從合同起草、審批、簽訂、執行、歸檔、統計等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幫助企業打造內外一體、可信、可靠、可用、便捷、安全、合規的新型合同管理模式。
同時,e簽寶將區塊鏈、AI技術融入電子簽名科技,推出區塊鏈合同、智能合同等“簽+管”一體化的合同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能夠助力企業法務群體顯著降低成本,并提升合同風控能力。
楊健偉在采訪中稱,合同貫穿于企業經營中人事、銷售、采購等各個環節,合同不管是簽訂,還是管理,亦或者執行,隨著每個環節全價值鏈的打通,效率將得到極大提升,比如僅僅“簽”這一個,就可以提升30%左右的效率。
針對這一點,e簽寶深圳區域總經理馮云提到了這樣一個例子:
海康威視在全球各地擁有1.3萬家合作伙伴,每年簽署各類合同、訂單超過200萬份。
過去采用傳統紙質合同方式,面對如此海量文件的打印、寄送、歸檔和管理,海康威視需要投入8名工作人員,各項成本超過1000萬元每年。
而引入e簽寶的電子簽名技術之后,文件無需打印和郵寄,而是在線直接簽署并自動歸檔,隨時查閱。
不再需要專人維護,合同管理費用也降到50萬元每年,降低95%成本。
馮云表示,國家肯定是大力支持電子簽名行業和電子簽名的應用。而且基于在區塊鏈技術,e簽寶實現電子合同數據全面上鏈,并已接入人民法院司法鏈,為企業提供司法鏈核驗服務。
最后,e簽寶已經全面覆蓋了G(政務及其他公共服務平臺)+B(企業用戶)+C(個人用戶)等領域的商業化應用,雙方在G/B/C簽署網絡的客戶群體相兼容。e簽寶有能力對藍凌的客戶群體形成全面的合同管理服務支持。
企業數字化面臨的一個困境就是,業務難以打通以及數據煙囪林立,導致各個業務板塊成為一個個數據孤島,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大阻礙。
由于電子合同協同性使然。當一個企業部門使用某一電子簽平臺時,會帶動內部多個部門也使用該平臺,進入同一網絡。合同管理將與業務管理深度融合形成體系,也將實現業務的互通和數據的互通。業務數字化、智能化程度的提升:使業務風險更容易發現,在線化追溯更容易實現。
e簽寶與藍凌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維度的合同管理,本質上也是一個價值變現的過程,幫助企業以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對接市場,讓價值得到呈現。對于企業來說,將幫助企業內部優化組織協同,在數字化時代更好的生存。
在e簽寶和藍凌的努力下,合同管理正從被動走向主動,面向未來建立數字化的合同管理體系。兩者的融合探索下,也實現了從電子簽名到合同管理,再到企業“合同管家”角色的轉變。
從四大融合的成果來看,藍凌&e簽寶老客戶,可有效降低客戶的采購成本和整合成本,能實現最高效、最高性價比的供給;另外,對藍凌與e簽寶新客戶,由于產品深度融合,流程/低代碼和簽署功能開通即用,項目實施效率大大提高;最后,與低代碼平臺的融合,讓客戶隨需應變,從采購、人事和銷售合同,到現在的項目/租賃/投資/工程合同,多類簽署場景,只需簡單的可視化拖拽,就能實現各種電子簽流程。
如今,e簽寶和藍凌的融合不過才經歷一年時間,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果。楊健偉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入融合,比如基于e簽寶天印6.0的統一印章管理平臺,將實現電子印章與物理印章的一體化管理。
未來雙方將繼續深化產品合作和共創,繼續深化市場合作,讓雙方的產品一起為更大規模的客戶提供服務。并且進一步擴大生態圈,把藍凌合e簽寶的合作,變成一個更大的生態圈的一部分,讓更多的生態伙伴協同參與進來,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