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概念誕生開始,人工智能(AI)發展幾經起伏,如今正處于第三次發展浪潮當中。
特別是近十年來,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發展,以及感知數據和圖形處理等計算平臺不斷推動,多樣因素帶動AI應用場景日漸多元,從消費領域不斷向企業級市場滲透。
日常生活中,消費級AI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實現身份驗證、賬戶登錄,還可以利用自然語言識別處理技術完成智能手機的撥打電話、查找地圖線路等,這些應用都為生活帶來很大便利。
那么,在企業級市場中,企業級AI市場容量如何?AI與ISV、SaaS融合度如何?現在有哪些典型應用場景?用戶又該如何選型?為理清企業級AI市場全貌、分類AI數智化產品并對選型普及給出合理化建議,海比研究院聯合中國軟件網今日共同舉辦《中國AI技術應用場景市場研究及選型評估報告》論壇,邀請行業專家、廠商代表、用戶代表共同出席,全面發力企業級AI應用場景創新,樹立發展典型,推動數字市場快步發展。
企業級AI市場規模達到1.87億元

海比研究院研究經理侯艷婷在論壇現場對報告進行解讀。她談到,從發展歷程來看,早在1955年,計算機科學家、認知科學家約翰·麥卡錫率先提出AI概念,并認為其本質是讓機器能像人一樣思考、行動,可以發展成為一門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全新技術科學。
AI能夠為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賦能,具有提高效率、減少人力、進行更好決策的作用。聚集到價值呈現,具有較強的計算和數據應用能力、自適應和學習能力、對外界環境進行感知的能力是業內對AI價值點的總結。
從應用角度,技術的演進對AI落地應用具有重要作用,機器學習、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人機交互、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是公認的AI領域主要涉及的六大基礎技術,同時在這六大基礎之上也在不斷衍生出新的內容,例如生物特征識別、VR/AR等,不斷促進AI應用拓展。
海比研究院提出,在數字經濟崛起、政策環境優化、老齡化社會需求、重點技術帶動等共同作用下,當前中國AI企業應用正處于密集落地應用階段的前期。海比研究院通過調研發現,AI在企業上的應用場景是比較多的,通過聚類可以將其劃分為四大類:智能營銷場景、智慧職能場景、智能辦公場景以及智能管理場景。
在市場規模上,根據海比研究院數據,2022年中國AI企業應用市場規模保持高增長趨勢,總體市場規模達到1.87萬億元,2021-2025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1.5%。在總體規模當中,智能營銷企業應用市場規模達到1.05萬億元,占比56%;智能辦公企業應用市場規模達到0.24萬億元,占比13%;智慧部門企業應用市場規模達到0.28萬億元,占比15%;智能決策企業應用市場規模達到0.30萬億元,占比16%。
未來五年,隨著人機交互、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技術的達到更為成熟階段,技術將極大地促進AI在企業市場中的應用與落地,已應用場景其應用效果也將會進一步實現提高。
AI與企業級應用結合的四大場景
企業軟件應用產品與AI有沒有結合、結合程度如何——這是《中國AI技術應用場景市場研究及選型評估報告》推出的重要出發點。

中國軟件網、海比研究院總裁曹開彬在現場致辭中提到,目前市面上的AI報告很多,切入角度以投融資、技術發展為主,而海比研究院在調研時發現,在企業級市場,AI與軟件產品結合說的很多,但在融合方面也存在結合不足、不夠流暢等情形。海比研究院希望通過此次報告的發布,真正探討AI與企業級產品的融合度及發展趨勢,并以此為用戶選型給予決策參考。
展開來看,海比研究院通過對AI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進行梳理、聚類,將AI在企業中的應用場景劃分為四大類場景,分別是智能營銷場景、智慧職能場景、智能辦公場景、智能管理場景。
智能營銷場景是指AI技術在企業營銷相關的場景用進行應用,例如企業直播、智能客服、精準營銷、新媒體運營、電子商務、進銷存、SCRM/ CRM、客戶數據平臺(CDP)、客戶體驗管理(CEM)、輿情監測等。
智能辦公場景是指AI技術在協同辦公、電子簽名、視頻會議、電話會議、電子合同、 IM、安防、智能讀寫、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網盤、企業郵箱、網絡文檔、辦公工位空間管理等辦公中應用的場景。
智慧職能場景是指AI技術在HRM、財務管理、財稅RPA、運維RPA、稅務管理、法務管理、IT管理、招聘、社保、采購、員工福利等應用場景。
智能管理場景是指AI技術在ERP、BI、知識管理、掛圖作戰系統、項目管理、目標管理、業務流程管理(BPM)、資產管理等管理類軟件中的應用場景。
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AI公司提供技術支持、提供解決方案,ISV自建AI團隊,ISV+外部的AI賦能是當前AI產品提供的三類商業模式。在報告調研過程中,82.4%的用戶認為當前AI軟件在企業場景滲透率較低,說明當前市場推出的產品還未達到用戶對于AI的預期。
從需求側角度,企業用戶缺少相關人才支撐、技術不成熟、軟件價格較高成為阻礙應用AI產品采購的三大主要問題。
在未來,數據資產化、應用案例積累、信任度增加等要素繼續促進企業級AI應用,元宇宙、AI+物聯網帶動AI持續爆發。
智能ERP落地還要多久?
在圓桌對話環節,中鋁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中國鋁業信息部原副部長文欣榮,云測數據總經理賈宇航,Miss hop創始人謝朋呈與曹開彬就尋找真實AI應用場景進行對話。

數據、算力及算法是構成AI的三大要素,嘉賓們表示,在計算機視覺市場,人臉人體領域,AI應用已經達到一定的市場規模,AI數字人客服、客服質檢、客服數據分析、智能營銷等有了相對成熟的發展模式。特別是在一些特定工作場景,比如礦山、煤場、駕駛等,AI發揮的作用非常明顯,已經成為行業用戶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
而在企業通用領域,比如財務、ERP、HR SaaS等,因為每家企業的情形各有不同,AI精度不夠,落地性不強,真正與通用軟件的結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參與對話的專家普遍認為,數據是基礎,沒有數據,AI無法發揮作用。要實現智能ERP,包含兩大關鍵點,一是如何處理非結構化數據,二是如何實現通用軟件在智能化中的升級。
追求效率是企業經營不變的宗旨,企業級AI應用的過程,往往與企業規范經營同步。從這個角度出發,AI與企業級場景的結合,力度會更廣,深度會更深。
同時,此次《中國AI技術應用場景市場研究及選型評估報告》還對業內優秀企業及創新給予肯定和鼓勵——沃豐科技榮獲“2022中國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卓越服務商”,科大訊飛-宣城城市大腦榮獲“2022中國智慧城市卓越產品獎”,北京云集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榮獲“2022中國智能運維優秀企業獎”。
AI生活,AI工作,從改變大眾生活到改變企業服務,AI不止是遠處的星,更是眼前的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