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賽道從來都不缺故事,作為影像賽道的“領頭羊”,2016年上市之后,美圖公司便備受外界關注。
作為工具類起家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美圖公司曾被外界詬病盈利模式單一、盈利拐點未至,但在近兩年,美圖公司盈利模式越來越清晰,也讓外界看到其更多的“新變量”。
過去,在影像端,美圖留給大眾的刻板印象,似乎一直都是To C 公司。
但其實,美圖早已潛身入局,從生活場景切入到工作場景。
不久前,美圖公司在“美出圈”美圖影像節線上發布會上推出Wink、Chic、美圖秀秀Mac版、美圖設計室、美圖云修、美圖證件照6款影像新品,滿足用戶生活及工作場景下的變美需求。
其中,Wink主打視頻人像美容,Chic主打潮流主題濾鏡。為用戶的生活場景提供更加精細化、個性化的變美服務。
美圖秀秀Mac版、美圖設計室、美圖云修、美圖證件照4款影像新品,面向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商業攝影等行業,提供圖片處理、海報設計、AI修圖、專業證件照等服務。
從To C到To B,如今的美圖,業務布局更加廣闊,但其實,萬變不離其“美”,都是基于同一套技術底座,在不同領域的復用式變現。
從生活場景延伸到工作場景,主要是考慮到美圖多年的影像技術可以賦能更多領域,特別是在疫情影響下,遠程辦公和協作的需求增多,對設計和影像的便捷化需求也在增加。
而多元產品背后的“技術中樞”,就是美圖影像研究院(MT Lab)——這是美圖深藏不露的硬核技術團隊。
成立于2010年的MT Lab,是中國AI賽道的先行者,借助先發優勢,自主研發了多項AI影像處理技術,一路過關斬將在多個國內外AI比賽上奪冠。
這一部門,深得美圖公司“厚愛”, 2021年,美圖研發投入達人民幣5.455億元,同比增長35%。
而AI技術能力和業務增長規模,其實是共振關系。
一方面,AI技術的先發優勢同步落地到美圖的多款終端產品里。另一方面,創新是喂養AI的養料,業務規模積累的創新靈感又反哺于技術進化。截至2021年6月,美圖公司應用矩陣已被激活到全球23.4億臺獨立移動設備上,美圖月均產出影像數超70億,而每一次服務,其實都是AI的自我迭代和學習。
沉淀多年的技術能力,也讓美圖進軍SaaS領域時底氣大增。
SaaS業務的勝負手在于技術研發。目前,美圖SaaS業務收入的盤子還不大,不過,這不足為怪,也無需心急。
SaaS行業的典型特征,就是先喝湯后吃肉——前期研發高投入,后期業績高收入,技術投入周期長,但紅利釋放期也長,邊際成本會越來越低,邊際效應會越來越高。
以美國SaaS龍頭Salesforce為例,其1999年成立,2004年上市,直到2015年,稅前利潤才扭虧為盈,此后,營收和利潤都從“躺虧”轉向高增長的“躺賺”模式。
過去,美圖坐擁技術富礦,但在To B的變現探索要遠遠晚于C端,不過,只要技術積累完備,變現通路打開,高盈利臨界點早晚到來——如今,美圖的技術積累已達十年之久,正待在SaaS領域厚積薄發。
當然挑戰也會如期而至:其一,于美圖而言, SaaS業務可能會需要更多垂直行業的專業人才,這會帶來相對較高的人力成本;其二,C端服務相對標準化,而B端服務相對個性化、定制化。
不過,美圖此前也有所積累,其內容營銷服務本質也是To B 服務,與當下的SaaS業務異曲同工。
再從宏觀來看,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企業級SaaS行業發展報告》預測,2022年中SaaS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000億元;另據安永發布的研報稱,垂直行業SaaS業務需求飆漲,其中電商零售類規模登頂;美圖此時入場,也算趕上了周期紅利。
復盤美圖14年發展史,早期的美圖在產品上、技術上狼性,但是在商業變現上始終比較佛系謹慎。
在C端,早期用戶習慣免費服務,如今年輕一代崇尚悅己消費,VIP訂閱業務增長可期;而在B端,美圖又通過SaaS 服務,一攬子補上變現的短板,勾畫出新興增長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