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第十二屆數智化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發展大會在廣州隆重舉行。13日下午,新商科分論壇以“聚數智力量 創商科未來”為主題,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位院校、行業、企業嘉賓共聚花都,由天津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朱春紅常務副院長主持,與諸多學者、專家共同探討深化產教融合的新思路、新架構,培養具備鮮明特色的高質量數智新商科人才新模式、新方法。
朱春紅主持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商科與雙創事業部總經理陶磊聚焦“新商科數智化復合人才培養”做了主題分享,報告強調了數據在產業服務中的重要性和人才數據能力培養的必要性,新商科數智化復合人才培養注重社會實踐及對崗位任務、對產業服務、對數據分析應用的深入了解與感性認知,將知識靈活運用。用友新道以產業人才需求為人才培養目標,開拓數智綜合、數字營銷、數智人力、雙創專創融合以及區塊鏈金融類業務領域,以數據驅動在產業服務中具體應用付諸實踐教學,再現真實業務場景,并借助數智技術,與院校攜手共同打造數字生態創新復合型人才。
陶磊演講
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胡海波院長分享了主題為“數智融合賦能‘新商科’卓越人才培養體系”的演講。在分享中胡院長表示如今中國快步發展,要更加注重創新,只有創新才能最終解決人才教育與發展的問題,胡院長強調,新商科教育要緊貼“四新”道路發展——新思維、新規則、新工具、新理論,課程設置逐步傾向數據和智能的交叉+融合,聯合用友、新道一起在培育數字化新商科人才的道路上不斷攀登高峰。
胡海波分享
九江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王萬山就“數字經濟時代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作了分享。他表示,數字經濟驅動著金融人才不斷在升級迭代,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傳統金融學生需要掌握新興的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能滿足社會人才所需,王校長從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的五個方面——缺、搶、急、培、育做了深入的闡述分享,并從金融科技人才培養的市場情況、人才需求、產業政策、院校培育等維度做了深度介紹。高速發展的金融科技市場和目前高校人才培養“代溝”是院校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王校長提出,院校應攜手企業,做好一體化就業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教學五大實訓平臺協同發展以及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真正地深化深化產教融合才是金融科技實踐型人才培養的有效手段。
王萬山分享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區塊鏈產業學院副院長武志學的演講主題為“區塊鏈開發領域人才培養交流分享”。武院長在演講中講到區塊鏈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正推動“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變遷,引領全球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成為全球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策源地”之一。成都信息工程大學作為全國首個區塊鏈工程專業,目前已經有了第三屆學生,武院長一直致力于將學生、老師、企業真正的拉到同一平臺之上,讓學生真正地能夠接觸企業,了解產業,武院長就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理念、模式、方案四個維度介紹了區塊鏈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整體情況,強調院校在建設過程中,除了要自身實力硬以外,還要結合行業的優秀產業資源,校企融合,專業共建,為全國院校打造區域示范性教學基地提供強有力的經驗。
武志學演講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王文超副院長做了主題為“地方財經院校市場營銷國家一流專業建設與實踐”的主題演講,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市場營銷專業作為全國首批開設的市場營銷本科專業一直致力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同時強調學校立足地方經濟,明確辦學目標,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更要注重加深校企合作,在和新道科技合作的8年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王文超分享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金融管理學院副書記、副院長,全國金融行指委金融科技專指委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吳金旺聚焦“數字時代金融高質量教材開發與應用”進行了主題演講,在演講中吳院長表示人類歷史全面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帶來著深刻的影響,與此同時金融科技人才的培養就迫在眉睫,而做好人才培養就離不開好的教材,教材是課程教學改革的載體,是“三教”改革的重要基礎,吳院長就開發高質量教材在政策遵循、教材適應性、教材的內容特色及教材的社會影響四個方面做了深入的講解,并強調教材建設一定要有機地融入思政元素及創新思維的培養,要有好的產業案例作為教材建設重要支撐,他表示未來要和新道科技、和眾多院校一起探索高質量教材的建設之路。
吳金旺演講
初心引領方向,使命呼喚擔當。新道科技將繼續秉持人才培養初心,牢記教育事業使命,與眾多院校一道,共育強國人才,為數智化復合新商科人才培養傾盡全力,進一步助力院校人才培養數智化升級,更好地服務數字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實際行動迎接新時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