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讀書郎對外發布了2022年中期業績公告。這也是讀書郎今年7月成功登陸香港聯交所后的第一份半年度財報。
在COVID-19疫情反復及“動態清零”管控措施趨嚴的背景之下,整個教育硬件行業均遭遇了一定的挑戰。讀書郎積極采取措施應對,穩住了公司的盈利水平。報告期內,公司總體毛利率同比提升至25.6%。此外,公司的智能點讀筆產品在上半年也逆勢實現收入增長,收入同比增幅達7.4%。這直接拉動讀書郎其他新興產品業務的收入占比。
當前,教育智能硬件行業“群雄逐鹿”,競爭激烈。作為頭部廠商,讀書郎接下來將憑借深厚的線下渠道優勢,持續深耕低線城市市場,通過下沉去觸達更廣闊的增量市場。同時,公司也正積極擁抱AI,期待以AI技術高效賦能教育硬件和TO B/TO G端智慧校園業務,提升公司的差異化產品競爭力。
上半年毛利率有所提升
新冠疫情與“雙減”政策的雙重影響下,中國的教育智能硬件正面臨短暫調整的壓力。
讀書郎上周五發布的2022年中期業績公告顯示,上半年公司學生個人平板、智慧課堂解決方案及可穿戴產品均因遭受疫情影響,供應鏈及經銷商業務被一定程度影響,導致產品銷售出現同比減少的情況。今年1-6月,公司實現收入是3.55億元。
從公司的細分渠道上看,上半年線上及線下經銷商渠道受到影響,但公司自營的網絡平臺銷售收入卻翻番攀升,從1322.9萬元提升至了2750.3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讀書郎成立于1999年,現已專注教育硬件23年,主營業務包括面對K12市場的學生個人平板、智慧課堂解決方案、可穿戴產品、其他產品、廣告及內容授權等。2022年7月12日,公司在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成為港股的“教育智能硬件第一股”。
面對壓力,讀書郎也積極采取了措施應對,包括加大自營網絡平臺的銷售力度、對公司智慧課堂解決方案提供的折扣管控收緊等。在銷售策略的調整下,公司2022年中期總體毛利率上漲至25.6%。
此外,讀書郎還加大對新興產品的銷售和推廣。上半年,公司的智能點讀筆銷售收入從去年中期的750萬元增加至810萬元,業務同比增長幅度是7.4%。據悉,公司的智能點讀筆機型D1廣受市場歡迎。
盡管行業面臨短期調整,但在讀書郎看來,教育智能硬件的市場前景依舊廣闊。在中期業績報告中,讀書郎稱,在接下來的下半年,公司計劃持續推進扁平化的經銷模式,擴大網絡地域覆蓋面并深化對更多低線城市的滲透,以此加速經銷網絡結構重整。簡而言之,公司認為,教育硬件更廣闊的增量市場是在低線城市。
此前讀書郎提交的招股書透露,公司位于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銷售點數目占總銷售點數超過70%。
科技深度賦能,新增長點在孕育
據教育部《2020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0年K12階段學生數約為1.98億人,未來K12階段在校生數量還會穩步增長。多鯨教育研究院預測,2024年我國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規模將達到953億元,2018-2024年復合增速25.8%。
但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科技公司紛紛入局,教育硬件行業競爭愈來愈激烈。教育硬件趨于同質化的時候,軟件和內容便成企業打造長線競爭力的關鍵。
讀書郎深諳此道。為此,2017年公司就成立了讀書郎教育科技研究院,該研究院是內部教輔資料研發中心。此外,近兩年來,公司在“AI+教育”上的部署也在加快。去年12月,讀書郎攜手華南師范大學成立“AI+教育研究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將以“AI大數據在精準教學領域的研究與實踐”為研究方向,是讀書郎構建AI大數據賦能精準教學產業生態的重要舉措之一。實驗室的合作成果將被應用于提升讀書郎智慧課堂、教育智能硬件等產品的精準學情趨勢分析、精準教學能力上。
進入2022年,讀書郎還與麻省理工學院IDSS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深層次探索AI、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
具體產品上,讀書郎的智慧校園解決方案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AI等先進技術為基礎,建設一體化、智能化、信息化校園,賦能教研創新、實施精準教學。2021年讀書郎已將智慧課堂解決方案向智慧校園戰略升級。
2021年12月,讀書郎智慧課堂解決方案(含小學教學素材、教學課件、試題試卷)經過嚴格的資料審核、現場測試,成功入編“2021中央電教館數字校園解決方案”。今年6月,讀書郎智慧校園業務中的閱卷系統中標政府采購項目,被中山市的全部中小學采用。
在《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教育產業十三五規劃》等系列國家政策支持下,智能化教學、智能化校園是未來的大勢所趨。隨著市場需求釋放,讀書郎的智慧校園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業績的強勁驅動力。
讀書郎在2022年中期業績財報也提到,公司計劃進一步加強針對本地化教育內容和特殊教學功能的教輔資源研發,提供定制化的智慧課堂解決方案,以此提升公司智慧課堂解決方案的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