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第六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在南京落幕。兩天會期中,來自國內外的1000多名學界、業界嘉賓,碰撞思想、分享智慧,探討未來網絡發展的重大命題。
這是一次科技與產業的“握手”,一場現實與未來的“對話”。讓我們回到現場,品味這場頂級盛會的豐碩收獲。
一場定義未來的科學之約
“昨天下飛機以后,我深刻感受到,‘未來網絡小鎮’正在走向未來科技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吳曼青表示,從信息技術角度看,未來世界將是由節點向連接所構成的復雜網絡,“中國工程院將一如既往支持未來網絡領域的重大基礎科學研究,支持和江蘇南京的合作,實現‘網絡全球,決勝未來’”。
網絡通信技術、計算技術和數字經濟交互發展將產生大量數據,對數據的傳輸、計算、存儲帶來挑戰。如何構建新一代的信息基礎設施,完成數據處理計算,支撐數字經濟持續發展,解決人類共同的挑戰?鄔賀銓、陳左寧、劉韻潔、李國杰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圍繞“東數西算與數字經濟”這一主題展開高端對話。
“東部數據中心就近處理的是熱數據,而西部數據中心可能會為東部的冷數據做存儲和計算備份使用。實際上,這是實時和非實時數據之分。”鄔賀銓說,數據的類型、應用及需求多種多樣,算力具有多樣性,要考慮網絡資源和算力資源的匹配問題。算力是基礎層,要靠算力應用調度網絡,根據應用的需求提供網絡選擇路徑。
“算力的多樣性帶來對算力網絡的需求。”陳左寧說,算力網絡的基礎需求是高帶寬、低延時、確定性,需要考慮異構算力如何按照統一標準并以一種靈活的方式接入云上。同時,中心算力和網絡流量如何調度也需要思考。
“無論是東數西算還是算力網絡,本質上要發展分布式計算。”李國杰表示,西部地區資源稟賦好,東部地區計算服務多,“東數西算”的布局有內在合理性。他指出,構建算力網的技術還不成熟,仍需做深入基礎研究。要重點解決東數西算中的核心技術,將算力網絡與5G、邊緣網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相結合,以整個社會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抓手,讓算力網絡在發展經濟和提高生活水平上發揮作用。
為什么確定性網絡對數字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劉韻潔解釋說,確定性網絡是互聯網進入實體經濟大門的一把“金鑰匙”,可有效解決傳統網絡架構的時延、擁塞等問題。很多用戶上網時,都需建專網給互聯網加速,而確定性網絡可代替若干專網,從而更快、更方便上網沖浪。他表示,確定性網絡是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在中國互聯網下半場,要以確定性網絡為突破點,抓住機會推動未來網絡邁上新臺階。
未來網絡是未來的技術方向,更蘊含著美好的未來愿景。未來網絡,就是更快捷、更簡單、更便宜、更安全的下一代互聯網,以用戶為中心,讓上網的人感覺更好更快。劉韻潔說,未來網絡就是為客戶獨家定制高鐵一樣的新網絡,提供高質量的差異性服務。國家正在推進“數字中國”戰略和“東數西算”工程,這些都離不開高質量網絡的支持,紫金山實驗室開展科研攻關取得的系列創新成果,將為此提供重要支撐。
一場創新成果的集中檢閱
作為第六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的重磅環節,紫金山實驗室聯合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未來網絡產業公司發布全球首個廣域確定性網絡系統重大突破成果。同時紫金山實驗室還發布全球首個云原生算網操作系統、全球首個6G TKμ極致連接無線傳輸試驗平臺V1.0兩項重大科研成果,再次亮出“創新海拔”。
“確定性網絡是互聯網進入實體經濟面臨的嚴峻挑戰,也是重要機遇。但五六年過去,確定性網絡增長并不快。”劉韻潔說,實驗室團隊從理論、算法、體系架構上攻關這一“卡脖子”技術難題,研制確定性大網操作系統。令人振奮的是,該系統已開通并覆蓋北京、南京、上海等35個城市,將推動互聯網從“盡力而為”向“確保所需”的技術體系變革,賦能遠程醫療、智能網聯汽車、元宇宙等對網絡質量要求極高的重大數字經濟應用領域。
全球首個云原生算網操作系統是算網融合的成果。我國算力資源利用率較低,算力價格一直降不下來。只有推動算力和網絡融合才能解決這個問題。而此次大會發布的云原生算網操作系統,可為業務系統提供“算力+網絡”一站式服務,在根本上改變計算與網絡分離、資源與運營綁定的業態模式。
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的發布,讓我們看到,未來網絡正從技術創新走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閉幕式現場,面向全國征集評選的15項2022年未來網絡領先創新科技成果發布。本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組委會征集到成果近80項,涉及確定性網絡、網絡安全、算力網絡等領域。最終,“骨干級大規模確定性網絡關鍵技術及核心系統”“科技冬奧5G智能車聯網創新業務示范”“天翼安全智能數據運營平臺”等15項領先成果脫穎而出,成功入選。
關于“科技冬奧5G智能車聯網創新業務示范”,有必要多說幾句。由中國聯通智能城市研究院申報的這項成果,吸引不少人的目光。今年2月2日冬奧會火炬接力,無人車按既定傳遞路線,安全平穩地完成火炬交接。此次接力正是依托聯通部署的5G智能車聯網業務系統,實現奧運史上首次基于5G無人車的火炬接力。
此次發布的領先創新科技成果中,“網絡安全”是頻頻被提及的關鍵詞。依托安全專家的攻防經驗,天翼安全智能數據運營平臺利用機器學習等新型安全技術,有效解決安全數據分散、事件響應效率低下、風險預警不全面等行業難題。“平臺上線后,發現并防御網絡攻擊行為超2000萬次,產出高質量威脅情報70多萬條,大大提升多場景的安全風險預警能力和事件的處置效率。”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網絡與信息安全中心總經理劉奇說。
與大會主題相呼應,2022未來網絡創新技術與成果展,匯集未來網絡領域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應用、創新業態,是對這一賽場上高校、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創新成果的集中檢閱。步入創新展長廊,仿佛走進數字世界,可親眼“看”到實體成果,享受未來網絡最新技術的視覺和聽覺盛宴,近距離感受科技創造的未來感。
今天的閉幕式上,紫金山實驗室未來網絡研究中心主任黃韜發布《未來網絡白皮書——SmartNIC/DPU技術白皮書》。歷屆大會發布的未來網絡白皮書,已成為業界重要參考。今年的白皮書有哪些新亮點?據介紹,《未來網絡白皮書》由國內20多家科研單位、企業,數十位資深專家共同打磨,增加未來網絡技術行業發展建議和未來展望,關于未來網絡生態建設內容也有較多充實。
“隨著數據量的增加,計算已從一般服務器轉移到大型數據中心,這催生數據中心內外高效聯網、處理數據、遷移數據和功能卸載的需求。而SmartNIC和DPU能滿足這些需求。”黃韜說,白皮書分析相應技術如何為數據中心和網絡基礎設施帶來新變革,助力全球未來網絡發展。
一場永無止境的創新攀登
11個未來網絡重大合作項目簽約,是本屆大會的重要收獲。紫金山科技城成果轉化項目簽約儀式同時舉行,其中包括6個龍頭企業合作轉化項目、7個自主創新創業轉化項目、7個社會資本融資轉化項目。每一項合作都在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速未來網絡通信領域人才、資源、產業的集聚。
項目是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為大會閉幕式的重頭戲,紫金山實驗室、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實施戰略合作,進行未來網絡重大合作項目簽約和紫金山科技城成果轉化項目簽約。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與中國電信(澳門)有限公司、中國聯通江蘇省分公司等企業簽約,為未來網絡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未來網絡發展大會已成為我國未來網絡科研和產業領域的年度盛會和風向標,成為南京集聚創新資源的地標性國際活動品牌之一。江寧開發區力爭用五年時間打造千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產業集群,推進紫金山科技城創新發展。科技城以紫金山實驗室和東南大學為核心資源,在環東南大學知識創新圈建設的基礎上,聚力網絡通信、新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打造南京創新人才高地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承載區。目前,紫金山科技城核心區已孵化培育1000多家網絡通信與安全領域相關聯的企業,涉及自動駕駛、遠程工業設計、遠程醫療等多個場景。
數字經濟是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去年南京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15.9%,居江蘇省第一。放大未來網絡技術的帶動效應,南京全力進擊產業互聯網新藍海,布局智能網聯汽車、元宇宙等新型數字產業,打造萬億級軟件產業地標,形成網絡化、集聚型產業格局。同時,整合確定性網絡、“信息高鐵”算力調度等資源,聯合通信運營商、云服務商和行業龍頭企業,推進跨區域算力聯通調度,建設全國算力網絡綜合調度中心。
一座不斷刷新“創新海拔”的紫金山實驗室,一群攀登科研高峰的頂尖科學家,一張正在生長的未來網絡,一次每年必赴的科技之約。無限的可能,正在南京打開;無限的美好,正在南京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