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知識在人工智能發展中的作用愈發凸顯。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知識驅動的人工智能發展路線展示了巨大潛力。近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和應用評測工信部重點實驗室主辦的2022可信AI峰會在北京舉辦,并對外發布了基于知識的人工智能技術及產品評估方法的相關標準。作為參編單位,國雙科技以視頻的形式在會上進行了發言。
在發布的相關標準中,國雙科技參與了《基于知識的人工智能技術及產品評估方法 第1部分:知識構建與管理》、《基于知識的人工智能技術及產品評估方法 第2部分:知識計算與應用》兩項標準的制定,希望通過標準的制定,推動人工智能與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健康發展。
作為企業級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平臺軟件廠商,國雙致力于為企業提供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一站式服務。在知識構建與管理領域,國雙知識圖譜產品技術總監劉飛歐曾用“收集難、檢索難、使用難”來形容當下知識工作者面臨的挑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國雙從2017年開始便從司法領域起步,搭建國雙知識智能平臺。在平臺搭建的過程中,國雙不僅擁有來自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哥本哈根大學等國內外重點高校,精通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數據科學團隊,還擁有來自各個行業的資深業務專家。懂行業、面向行業一直是國雙對各條產業線的共同要求。截止目前,國雙已經在司法、油氣、新能源、制造等多個領域構建了知識圖譜,沉淀各類隱形、顯性知識以指導智能決策。
在知識計算與應用領域,國雙知識智能平臺內置了7大類70多種算法,為業務創新和知識深度挖掘提供了充分支撐。一方面,平臺提供一條面向業務人員的、完整的知識獲取、構建、管理、運維工具鏈,使得知識沉淀更加高效、規范;同時,平臺還提供一條完整的模型構建、訓練、發布、管理工具鏈,加速知識從樣本到規模化落地的進程。國雙知識智能平臺改變了傳統的知識構建與應用方式,可以形成知識的共籌共建。既能統一標準,又能滿足個性化需求。
國雙知識智能平臺相關研究曾成功入選NLPCC、EMNLP等多個學術機構。此外,國雙還在國內外相關比賽中斬獲多個獎項。
縱觀行業歷程,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結合正在向縱深處發展。各行各業的專業知識也是企業和政府機構數字化轉型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知識構建及應用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未來,國雙仍將在深耕知識圖譜、NLP、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內容的同時,推動人工智能在各行業更好落地,為數字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