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OpenHarmony官方網站陸續公布5款通過OpenHarmony兼容性測評的電子學生證,引發了教育行業的廣泛關注。
據悉,這批電子學生證搭載了拓維信息子公司開鴻智谷基于OpenHarmony打造的教育在鴻OS,該操作系統具備開發簡單快捷,設備互聯能力強,能迅速構成多樣化場景應用的特點,有效解決了當前存在的教育信息化多設備、多系統孤立,接入標準不統一等難題,為構筑體驗良好、上手快、安全高效、智能互聯的校園數字化教育模式提供了可能。該批學生證可作為學生在校園生活和學習的專屬智能設備,實現互動課堂、智慧作業、運動健康、校園安全、家校互通等功能,為教育信息化帶來更多創新應用場景。
以互動課堂為例,電子學生證可與其他同樣支持OpenHarmony的校園終端電子設備實現互聯互通,通過“碰一碰”這樣的簡單操作,實現鑒權和授權。比如學生用電子學生證“碰一碰”手寫板,即可完成身份鑒權,學生的鑒權信息在電子學生證及教師大屏上同步顯示,手寫板在教室AI主機的連接下,可實現書寫筆跡、作業答案等伴隨式數據采集和云端上傳,并將結果在教學大屏上顯示,突破傳統的單向教學,支持多名師生的手寫筆跡同屏同步動態顯示。
此外在智慧作業和家校互通等場景中也帶來作業過程實時分析,作業報告及時查看以及與家庭終端協同,同步共享學生校園數據,方便家長實時了解孩子在校情況的新體驗,開啟家校共育新模式,大大推進了教育數字化新樣態構建。
近幾年,伴隨教育信息化進程深化以及疫情推動的線上線下融合式實踐,教育新基建將成為我國教育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和新抓手。2020年3月,教育部編制的《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規劃》《教育信息化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都將“新基建”列為重要議題;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以技術迭代、軟硬兼備、數據驅動、協同融合、平臺聚力、價值賦能為特征,聚焦信息網絡、平臺體系、數字資源、智慧校園、創新應用和可信安全六個重點方向加快推進教育新基建。政策催動下,教育新基建率先成為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破題之眼。
多款電子學生證通過兼容性測試,吹響了OpenHarmony助力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號角,相信在產業伙伴的共同努力下,OpenHarmony將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做出更多貢獻,筑牢數字底座、創新教育體驗,點亮教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