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9 月 16 日,以 CODE FOR BETTER_ 為主題,以 2022 Google 開發者大會為契機舉辦的 Hackathon 大賽進行了線上頒獎儀式。多支優秀參賽隊伍在賽程中展示了出色的開發能力,為心中所期待的美好生活,挑戰開發潛能,探索代碼塑造美好生活的多重可能,并最終獲得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為本期 Hackathon 大賽畫上圓滿句號。
Hackathon 編程大賽是開發者分享經驗、交流技術、迸發靈感的盛會。2012 年,SegmentFault 思否將 Hackathon 大賽引入國內,引起開發者熱烈響應。10 年來,歷屆 Hackathon 大賽足跡遍布全國,數以萬計的開發者在大賽中匯聚智慧、探索前沿技術,將一個個創意變為現實,釋放出巨大的社會價值。
大賽主題:CODE FOR BETTER
與往年不同,最新一屆 Hackathon 大賽適逢 2022 Google 開發者大會舉辦,今年大會以“CODE FOR BETTER_ ”為主題,與思否一直踐行的理念不謀而合,也是眾多開發者的心之所向。因此 Google 作為 2022 Code for Better _ Hackathon 大賽的主題合作方,對本次大賽提供了多層次的支持。Google 品牌和開發者市場部高級總監任宜倫表示,這是一場令人振奮的賽事。CODE FOR BETTER_ 這一主題將“使人人受益”的使命貫穿其中,以代碼作為創新動力,使科技繁榮的成果賦能更多人,這與 Google 開發者大會的初衷非常契合。
SegmentFault 思否 CEO 高陽談到這次合作時也提到:我們都知道,科技創新是社會發展的源動力,大家在比賽中創作的軟件和工具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今年的 Google 開發者大會以 “共碼未來” 為主題,寄托了開發者同心協力應對難題、成就更好未來的愿景。以 Google 開發者大會為契機,在 Google 的支持下,我們以 CODE FOR BETTER_ 為主題,開啟了 SegmentFault 思否 2022 的 Hackathon 大賽。
代碼是開發者力量的載體。當開發者遵循初心,致力于構建更加美好的生活,他們創作的代碼也自然被賦予了溫度和價值。本屆大賽以“CODE FOR BETTER_”為主題,正是希望參賽選手能夠借此機會和平臺,集中精力將創意變為現實,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此外,開發者還可以在參賽過程中結識更多同行和前輩,在交流切磋中快速提升自身能力,加速自我成長。
本屆 Hackathon 大賽于 8 月上旬正式揭幕。在為期不到一個月的賽程中,共有 1315 名開發者報名,共 86 支團隊提交了各自的創意作品。經過專家評委的考察,最終有 15 支團隊突出重圍,進入 決賽路演,現場展示自己精心開發的優秀作品。
參賽作品:靈感源自生活
技術改變生活,從一點一滴開始:回顧歷史,無數改變世界的技術與產品,最初都誕生于某個不起眼的小發明或靈光一現的創意。在 CODE FOR BETTER_ 的主題號召下,本屆 Hackathon 大賽涌現出一大批針對多類型現實難題的參賽作品,充分體現了開發者的熱情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主觀能動性。
決賽路演上,Rethinking.studio 團隊的“Kago 打卡狗”通過結合 Android, Flutter,Material Design 多項技術和工具,有效提升打工人的日常效率,幫助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
roudan.io 團隊的“姆伊用藥助手”基于 Web 、ChromeOS 技術,通過 PWA (Progressive Web Application) 帶來能夠有效預防疾病、增強治療效果的解決方案。
而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往往是技術溫情一面的最佳體現。音譯之聲團隊在打造“譯音”這款作品時,結合了 TensorFlow 語音識別合成、即時通訊 SDK(環信IM)、Android STT 等技術,不僅將注意力集中在常見的語音識別轉化方案上,還投入大量精力開發了聾啞群體無障礙社交平臺,并充分利用各類硬件輔助和軟件增強技術來應對他們日常生活中存在不便的場景,有效解決聾啞群體的溝通、交流、情感互動等挑戰。與音譯之聲團隊類似,小核桃團隊也將關注重點放在了弱勢群體上。該團隊的“寶寶發育咨詢小程序” 使用 TensorFlow,不僅可以解決帶娃老人的迫切需求,比如讓這些老人對寶寶發育狀況的線上咨詢,變得更加便捷。
除了滿足多元社會群體的需求以外,要真正創造一個以人為本的智能化社會,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種種產品和服務都需要進行智能化改造。決賽路演上,first commit 團隊的“智能物流小車”(使用 TensorFlow)、璨說團隊的“歲稔年豐智慧農業平臺”(使用 Android 開發、TensorFlow 框架)、Devs 團隊的“基于云邊協同的節能型城市智慧路燈系統”從各自的關注角度給出了答案。三支團隊的作品分別聚焦于物流活動效率提升、農業生產數字化轉型和城市低碳節能改造主題,運用實時控制技術、在線社區平臺和云邊協同等技術實現了解決方案原型,展現了科技在實際生產生活中運用的巨大潛力。
前沿 IT 技術給公眾的印象總是神秘的,充斥著難以理解的代碼與技術名詞。但在本次大賽上,幾支優秀團隊帶來的作品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這種刻板印象,讓大眾感受到了前沿技術研究的“溫度”。
JLU 安卓小分隊團隊開發的“林格曼黑度檢測 app” Anroid 應用,針對機動車尾氣檢驗的場景實現了創新;PraMet 團隊的“風險偵察者”作品借助 TensorFlow 技術實現公司風險評估,緊密貼合輿論焦點話題;TZL 團隊的“COVID19 圖像分類”作品也借助 TensorFlow 技術,為提升疫情防控的工作效率進行助力。skywxp 團隊的“Splashdash”作品由 spring 框架支撐,采用了 Google Cloud 的 API 接口,打造了高性能的管理系統;西游長征小分隊的“征途 App”作品結合了 Android,Google Cloud,Google Pay 等,為線上學習帶來了更加簡潔高效的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開發者的力量正在快速崛起,越來越多的女性開發者展現出技術實力。本次決賽路演中,Spring 團隊的“Health Monitor”作品就是由團隊中的女性開發者成員主負責展示。他們的作品使用 TensorFlow.js 實現了不良姿勢捕捉、健康報警通知傳送、坐姿數據可視化、自定義番茄時間工作法等多個前端功能,同時與 KNN 分類算法和 opencv 相結合,幫助用戶對于工作學習時間進行科學持續的分配調度。
激烈角逐 大獎花落誰家
在決賽路演上,主辦方特別邀請 ONES 聯合創始人兼 CTO 馮斌、Apache 軟件基金會 2022 年度董事姜寧、開源社聯合創始人劉天棟、SegmentFault 思否創始人兼 CTO 祁寧擔任現場評委。評委根據作品完成創意度、實用性、社會價值&大會主題契合度等 4 個維度進行考量打分,最終選定一二三等獎,并在 9 月 16 日公布并線上頒獎。
經過評委專業、嚴謹、公正的考察,本次 Hackathon 大賽決賽獲獎隊伍與作品如下:
一等獎:Rethinking.studio 團隊的“Kago-打卡狗”作品
二等獎:roudan.io 團隊的“姆伊用藥助手”作品
三等獎:小核桃團隊的“寶寶發育咨詢抖音小程序”作品
優秀獎:音譯之聲團隊的“譯音”作品;JLU 安卓小分隊的“林格曼黑度檢測 app”作品
本屆黑客松總結:以美好生活為動力,創造更多精彩與感動。
Code For Better _ Hackathon 大賽的宗旨是激發更多人關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痛點,并通過技術創新來改善生活品質、提升生產效率。入圍決賽的參賽作品充分體現了這一精神,并展現出選手持續挑戰自我、不斷追求更美好未來的勇氣。
SegmentFault 思否 CEO 高陽也提到,今年的大賽中很多選手使用了機器學習技術,反映了大環境中技術的潮流趨勢。此外,選手在使用 Android 、Web、ChromeOS 、Flutter、TensorFlow、Google Cloud 等開發的過程中,也感受到了 Google 技術生態帶來的便捷和高效。
在疫情常態化下,雖然線下相聚變得困難,但大賽的精神和宗旨卻從未動搖,本屆大賽的成功落幕也為未來的 Hackathon 線上活動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和榜樣。
正如高陽所言:雖然本次 Hackathon 大賽即將落幕,但希望大家不要停下不斷追求 Better 的腳步,不要停下對新技術的探索和學習。堅定內心信仰,用代碼改變世界!
希望通過今年的 Google 開發者大會與 Code for Better _ Hackathon 大賽,開發者們不僅收獲更多技術交流經驗與成長,了解更高效、更協同的谷歌開發技術與工具,同時也更有信心與我們攜手同行,向“共碼未來”邁進,共同以科技之力,突破想象,積極運用數字化的力量,幫助他人,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成就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