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真正自研的中國云”服務中國云事業發展,引領和推動中國云生態建設,青云科技入選為《2022年中國云計算生態藍皮書》(簡稱:《藍皮書》)私有云、混合云IaaS典型企業。青云科技推動我國云計算事業發展,服務中國云生態建設貢獻再獲權威認可。
《藍皮書》由中關村云計算產業聯盟(簡稱:云聯盟)發起,匯集云計算相關生態產業的百余項典型案例,覆蓋業內約300家實力企業,旨在圍繞云計算,構建涵蓋基礎設施、關鍵技術、通用軟件和SaaS 、各大垂直行業融合(醫療科技、自動駕駛、工業數字化、房地產及居住等)的中國頂級云生態。
有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到2330.6億元,預計2022年達到2983.4億元。分析認為,受“十四五”政策影響,以及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增多,企業對云計算的服務需求持續增長,將加速中國云計算市場發展。同時,由于不同用戶存在不同類型的業務系統和應用場景,混合云模式能更好地適應企業對云的多元化需求,受到青睞和應用。
作為一家技術領先的企業級云服務商與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青云科技自2012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核心代碼自主研發,并在十年發展歷程中,持續引領和推動著中國云計算事業的向前發展:2013年青云公有云首次發布,即打造了中國首個自主研發、完全軟件定義的云;2014年,在國內率先提出“公私統一”架構混合云技術主張,并實現落地;2018年,云原生技術興起,推出KubeSphere容器平臺,并逐漸成長為全球受歡迎程度第二的開源容器平臺;2019年,產業數字化縱向深入,構建了“云、網、邊、端”一體化架構,以應對更復雜的業務需求;2020、2021年,“新基建”、“數字中國”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持續貢獻底層原創技術、真正自研的中國云“青云信創云”;2022年,提出“四新”戰略,以新技術、新路徑、新場景、新生態,積極落地中國科技服務數字中國。
事實上,在2021年3月16日,青云科技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中國混合云第一股”,通過堅持做難而正確的基礎工作,為社會和企業持續創造價值,努力成為百行千業數字化轉型可依賴、可信賴的基石型合作伙伴。
同時,青云科技堅持開源,推出了KubeSphere開源容器平臺、OpenFunction開源函數計算平臺、OpenELB開源負載均衡器等多個優質開源項目,從零到一運營了KubeSphere、RadonDB等開源社區,與CNCF、Linux、Apache等開源基金會合作,與上下游廠商打造精選開源云解決方案,實現與全球開發者的協作創新,推動云計算技術、產品向前發展。
青云科技還堅持以中立開放的理念,以云為紐帶,與國產芯片、服務器、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及應用程序等產品實現兼容性互認證,積極構建自主可控的信創生態。
目前,得益于敏捷高效的業務支撐能力,青云科技已獲得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光大銀行、泰康保險、中國太平、華潤創業、人民網、環球網、四川航空、江蘇交控、國家電投、中通快遞、浙江日報、洋河股份、本來生活等一系列知名機構和企業的青睞,為其打造了安全可靠、性能優異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加速業務數字化創新。
在數字化轉型縱向深入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云計算是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必由之路。青云科技深感任重而道遠,未來將繼續強化自主研發創新能力,持續完善、迭代和豐富產品及方案能力,并以更開放的姿態,攜手聯盟成員,為服務中國云生態作出更大貢獻。